-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省高速公路发展状况调查与发展展望.
甘
肃
省
高
公
路
速
概
况
学号:201332010126
姓名:王浩南
1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态势
1.1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腹地,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地带,东迎华岳、南邻四川、西通新疆青海、北接宁夏内蒙,并与蒙古接壤。省域总面积约42.58万平方公里,辖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现有45个民族,2635万人口。省会为兰州市,地处亚太经济圈、伊斯兰经济圈和欧洲统一市场的结合部,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和辐射源、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国家级商贸中心。
甘肃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地貌复杂多样。按照地貌形态,全省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六大地形区域。甘肃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分为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甘肃是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形成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个流域12个水系。
甘肃省土地资源总量大,有较大面积的荒山、戈壁、沙漠等未利用或目前较难利用的土地。甘肃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储量丰富,有3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有56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甘肃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品位高等三大特点。全省地上、地下文物古迹1.3万处,其中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6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
甘肃省经济和城镇基本沿江河、沿路线(公路、铁路)分布,初步形成了“一轴”、“一圈”、“四片”的经济格局和城镇分布体系。“一轴”是指依托西陇海一兰新铁路和与其相合的国家干线公路为城镇发展布局的轴线,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带,“一圈”是指以兰州为核心,包括周边卫星城镇和白银、定西等外围城市在内的兰州城市圈;“四片”是指发展以平凉市、西峰市为主的陇东城镇片,以天水、武都、成县为主的陇南城镇片,以合作为主的甘南城镇片,以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为主的河西城镇片。
甘肃较沿海省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5年,全省GDP达到19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90年的4.0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90年以来保持在13.6%和11%的增长速度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1978年为20.4:60.31:19.29,2005年为15.56 l43.39:41.05.第三产业上升了21.76个百分点.与全省近几年在原材料、能源工业发展的同时,交通、邮电、物资、金融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出现明显加快发展的形势完全一致。
(2)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社会经济预测是在国家与地方政府制定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指导下,以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为出发点,以调查研究和统计资料为依据,以科学的定性分析判断和严谨的定量计算为手段,揭示与预测对象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从而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演变程度预先做出科学的推测。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主要依据《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西部大开发甘肃省发展规划》,不刻意追求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而是重点放在对甘肃省社会经济历史和现状基础特点的分析把握以及对上述2个规划和其他权威文献资料的理解、吸收和利用上,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精力,又使最终的预测结果具有较为可靠的现实依据。表1为甘肃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的结果。
甘肃省未来年份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值 表4-1
指标 单位 2000(实际值) 2005(实际值) 2010 2015 2020 2030 人口 万人 2557 2635 2724 2807 2864 2914 GDP 亿元 983 1607 2769 4562 7348 11567 备注: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价格水平预测。
1.2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现状预测
(1)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1998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甘肃省公路建设开始摆脱长期投资严重不足所造成的被动局面,呈现出稳步前进的发展历程,先后开工建设了连霍、丹拉国道主干线和国道312线等一批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至2005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3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3.28km,占公路网总里程的79.34%,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6116km,公路网密度达到9.71km/百平方公里,路网技术等级也由1990年的四级提高到三级半。表2为甘肃省1990年以来公路建设发展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