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产车间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 险 源 辨 识
一、基本概念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有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种 类 内 容 设备、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运动件外露、密封不良 防护缺陷 无防护、防护不当或距离不够等 电危害 带电部位裸露、静电、雷电、电火花 噪声危害 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 振动危害 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辐射 核放射 运动物危害 固体抛射、液体飞溅、坠落物等 明火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熟料、水泥、蒸汽、烟气等 作业环境不良 粉尘大、光线不好、空间小、通道窄等 信号缺失 设备开停、开关断合、危险作业预防等 标志缺陷 禁止作业标志、危险型标志、禁火标志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种 类 内 容 易燃易爆物 氧气、乙炔、一氧化碳、油料、煤粉、水泥包装袋等 自燃性物质 原煤及煤粉等 有毒物质 有毒气体、化学试剂、粉尘、烟尘等 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的气体、液体、固体等 其他 C、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种 类 内 容 致病微生物 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能传染疾病的动物、植物等 致害动物 飞鸟、老鼠、蛇等 致害植物 杂草等 其他 D、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等。
E、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等。
F、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指挥失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G、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按照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分类》进行辨识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放炮(爆破)
——化学性爆炸(瓦斯爆炸、火药爆炸)
——物理性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3)、根据国内外同行事故资料及有关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辨识
(4)、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其中:无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会计继续教育2016年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限时考试答案..doc
- 甘肃建筑文化..doc
- 甘肃省兰州市2016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甘肃省兰州市2015届高三实战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doc
- 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14-2015学年高考语文专项定时训练第二篇第一单元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doc
-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doc
- 瑞兰贝特机组维护保养规程..docx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甘肃省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方案.doc
- 甘肃省敦煌市郭家堡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