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教学设计等比数列求和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等比数列的求和
学科
高中数学
年级
高二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 必修5 第一章3.2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肖道军
永修县第二中学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5必修》(北师大版)第一章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推导与灵活应用,总结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比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求和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刻苦求是的精神。
4、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5、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4. 教学过程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对这一目标本人认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2岁的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期,中生正好处于这一关键年龄段,作为数学教师应因势力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利用问题探究式的方法对新课加以巩固理解。在生生、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对弱势学生更多的关心。
课题
一、知识点
(一)
(二)
例题:
1.
2.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
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 ,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 。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首
项为,公比为,如何求前n项和?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得对不对?这里的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这里引导学生对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如何把用
、、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它方法吗?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呢?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又有,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而求出呢?
【设计意图】, 这其实就是关于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
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
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五)变式训练,深化认识
例1:求等比数列前8项和;
变式 1、等比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是;
变式2、等比数列求第5项到第10项的和;
变式3、等比数列求前2n项中所有偶数项的和。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再请学生上台来幻灯演示他们的解答,其它同学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2)“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