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中央处理器分析
* 在流水线中,取下一条指令是同上一条指令的执行并行进行的,当遇到转移指令时,流水线就可能断流。RISC机器中,当遇到转移指令时,可以采用延迟转移方法或优化延迟转移方法。在采取延迟转移方法时,编译程序自动在转移指令之后,插入一条(或几条,根据流水线情况而定)空指令,以延迟后继指令进入流水线的时间。所谓优化延迟转移方法,是将转移指令与前条指令对换位置,提前执行转移指令,可以节省一个机器周期。 3.延时转移技术 * 下面介绍微处理器中的几种新技术。 6.8 微处理器中的新技术 * 超标量技术是通过重复设置多个功能部件,并让这些功能部件同时工作来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实际上是以增加硬件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处理器性能的。使用超标量技术的处理器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同时发射多条指令。 超流水线仍然是一种流水线技术,可以认为它是将标量流水线的子过程(段)再进一步细分,使得子过程数(段数)大于或等于8的情况。也就是说只需要增加少量硬件,通过各部分硬件的充分重叠工作来提高处理器性能。采用超流水线技术的处理器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分时发射多条指令。 6.8.1 超标量和超流水线技术 * EPIC架构是Itanium挑战RISC架构的基础,它的设计思想就是用智能化的软件来指挥硬件,以实现指令级并行计算。采用EPIC架构的处理器在运行中,首先由编译器分析指令之间的依赖关系,将没有依赖关系的3条指令组合成一个128位的指令束。在低端CPU中,每个时钟周期调度1个指令束,CPU等待所有的指令都执行完后再调度下一个指令束。在高端的CPU中,每个时钟周期可以调用多个指令束,类似于现在的超标量设计。 6.8.2 EPIC的指令级并行处理 * 超线程(简称“HT”)是Intel公司提出的一种提高CPU性能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物理CPU当作两个逻辑CPU使用,使CPU可以同时执行多重线程,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率。超线程技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CPU的运行效率。 6.8.3 超线程技术 * 1.双核处理器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超线程技术与双核心技术的区别 可以简单地把双核心技术理解为两个“物理”处理器,是一种“硬”的方式;而超线程技术只是两个“逻辑”处理器,是一种“软”的方式。 6.8.4 双核与多核技术 * 欢迎辞 * * 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需要发出各种不同的微操作控制信号。微操作控制信号是与CPU的数据通路密切相关的。 图6-17中MAR和MDR分别直接与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相连。考虑到从存储器取出的指令或有效地址都先送至MDR再送至IR,故这里省去IR送至MAR的数据通路,凡是需从IR送至MAR的操作均由MDR送至MAR代替。 6.5.1 简单的CPU模型 * 1.非访存指令 这类指令在执行周期不访问存储器。 ⑴清除累加器指令CLA ⑵累加器取反指令COM ⑶累加器加1指令INC ⑷算术右移一位指令SHR ⑸循环左移一位指令CSL ⑹停机指令STP 6.5.1 简单的CPU模型(续) * 这类指令在执行周期需访问存储器。 ⑴加法指令ADD ⑵减法指令SUB ⑶与指令AND ⑷取数指令LDA ⑸存数指令STA 2.访存指令 * 转移指令在执行周期也不访问存储器。 ⑴无条件转移指令JMP ⑵零转移指令JZ ⑶负转移指令JN ⑷进位转移指令JC 3.转移类指令 * 1.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假设机器采用同步控制,每个机器周期包括3个节拍,安排微操作节拍时应注意: ①有些微操作的次序是不容改变的,故安排微操作节拍时必须注意微操作的先后顺序。 ②凡是被控制对象不同的微操作,若能在一个节拍内执行,应尽可能安排在同一个节拍内,以节省时间。 ③如果有些微操作所占的时间不长,应该将它们安排在一个节拍内完成,并且允许这些微操作有先后次序。 6.5.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