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橄榄树》歌词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梦中撒哈拉 ——三毛 原名:陈懋平,因幼年时不会写那个“懋” 字,每次写名字时,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懋字跳掉;后干脆改名为陈平。 英文名:Echo,是早期写歌词、画作时常用的署名。 笔名:三毛,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她喜欢漫画人物三毛,而且这个名字很不起眼;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最穷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三毛钱。 《雨季不再来》 17岁到22岁,那里有青涩的爱恋,纯真的情感。朦胧中显露出一丝丝迷茫,沉寂中渴望着一点点冲动。在这本书里可以寻觅到三毛成长的足迹,感受到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和企盼。 《当三毛还是在二毛的时候(自序)》 《雨季不再来》是我一个生命的阶段,是我无可否认亦躲藏不了的过去。它好,它不好,都是造就成今日健康的三毛的基石。也就如一块衣料一样,它可能用旧了,会有陈旧的风华,而它的质地,却仍是当初纺织机上织出来的经纬。 《当三毛还是在二毛的时候(自序)》 有无数的读者,在来信里对我说——“三毛,你是一个如此乐观的人,我真不知道你怎么能这样凡事都愉快。”我想,我能答复我的读者的只有一点,“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 我,只是一个实际的人,我要得着的东西,说起来十分普通,我希望生儿育女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一切不着边际的想法,如果我守着自己淡泊宁静的生活原则,我根本不会刻意去追求它。对于生活的环境,我也抱着一样的态度。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如果将我这种做法肯定是“乐观”,那么也是可以被我接受和首肯的。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遇到还在读高三的荷西。后就读于德国西柏林哥德书院,又到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留学期间打工赚钱,当过导游、商店模特、图书馆员等,以工作所得,游历过东德、波兰、南斯拉夫、捷克、丹麦等国。 1970年返国,在中国文化学院德文系、哲学系任教。 1972年她遇到了一位德国教师,相识,相爱,结婚的前一夜,对方却心脏病突发猝死,之后陈平服安眠药自杀,但被救回。 《撒哈拉的故事》 记述了三毛与荷西物质贫乏却妙趣横生的沙漠生活。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首篇文章,从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三毛与荷西 1973年,陈平在非洲沙漠小镇与荷西结婚,开始两人在西属撒哈拉的婚姻生活。 “只有在深入大漠里,看日出日落时一群群飞奔野羚羊的美景时,我的心才忘记了现实生活的枯燥和艰苦。” 《结婚记》显示了公证结婚的隆重与简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新娘为只有一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和“走路去结婚”的幸福和自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常人会觉得不这却恰恰显可思议,而这正是独特的三毛。 《白手成家》记叙了三毛来到撒哈拉沙漠到她与荷西一步一步终于建成了“沙地的城堡”——他们美好的家。这一过程充满挫折,但最终他们的住所还是由“那个灰暗的中间有个大洞的小屋子”到“沙漠中最美丽的小屋”,让读者感受到白手成家的艰辛和成家后的快乐。这篇文字可见三毛在平淡的主妇生活中如何超越平凡超越自己,如何维系着自己细水长流的爱情 。 《悬壶济世》主要是说三毛做医生,给邻居看病的故事。三毛用奇异独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国药书上的老法子,给当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 做牙医,用指甲油来补人牙齿,而且确实补得那几个不肯去医院的病人牙齿都不痛了,足可以咬东西。这件事荷西知道后,“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聪慧调皮的三毛! 《荒山之夜》 夕阳黄昏本是美景,但是我当时的心情却无法欣赏它。寒风一阵阵吹过来,我看看自己单薄的衣服,再看看泡在稀泥里的荷西,再回望太阳,它像独眼怪人的大红眼睛,正要闭上了。几小时之内,这个地方要冷到零度,荷西如果无法出来,就要活活被冻死了。“三毛,进车里去,去叫人来。”他对我喊着。“我不能离开你。”我突然情感激动起来。 1979年9月30日,当天正好是中秋节,荷西在拉帕尔马岛的海中潜水时意外丧生。三毛历经第三度情感上的打击,姐姐陈田心回忆三毛亲自用手去挖荷西的坟墓,如果不是父母在,她一定跟着荷西走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记录了荷西意外去世后三毛的孀居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