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出身的领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出身的领导

技术的从基层技术员,到上市公司董事长,丁建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完成了从一个技术架构师向战略领航者的转变。   一口浓重的山东乡音,一脸孩子似的笑容,万华实业总裁、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生不让人有任何拘束之感。眼前的他身穿休闲格子衬衫,不拘小节地敞着袖口,采访开始前还拿出一个笔记本很认真地放在桌前,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技术味”。丁建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生产聚氨酯的基础原料,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建筑、汽车、家电等领域广泛应用)制造技术创始人,他的科研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后,累计实现直接销售收入450亿元。这样的技术人常规的职业方向都是总工、科学家之类,但是,丁建生却转型为一个管理帅才。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中,这样的转型非常少见。 不达目的不罢休   丁建生性格中有一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而这种性格决定了他无论是钻研技术,还是统帅全局,都能把事做成。   丁建生大学毕业来到当时的烟台合成革总厂,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上世纪80年代,合成革厂从日本引进一套比较落后的MDI生产装置,运转很不稳定,再想引进更先进的装置时,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厂商就不给机会了,反而将他们的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市场来。烟台合成革厂因为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缺乏竞争力,面对进口产品时,濒临倒闭。万华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MDI装置技术,因此,出于使命感,时任MDI分厂厂长的丁建生,决定带领研发团队攻克这个壁垒。这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烟台合成革总厂的研究院认为,中国人自己开发MDI是开玩笑的事,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丁建生不顾其他人的质疑,一门心思开始研究MDI设备,在进行了一万多次试验,修改方案装满几卡车后,最终突破技术瓶颈,冲破了跨国公司对中国MDI技术长达40年的封锁和垄断,烟台万华也成为首个拥有MDI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   “人之初,性本惰。”丁建生调侃当时的选择道:“我们是被逼出来的,谁也不愿意去遭罪。”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冠荣曾经评论道:中国引进化工生产设备就像“吸鸦片”,从十几万吨到上百万吨,花钱买舒服,到头来还得受制于人。“自主创新是一条坎坷的荆棘之路,需要历尽艰难,锲而不舍。”大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产业化,这个过程所要求的执着和坚韧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忍受的。而丁建生在毫无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实现了中国MDI的产业化,让中国成为继德、美之后第三个拥有大规模MDI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也使万华因此而成为近10年全球行业内发展最快的企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套MDI装置,万华就拥有两套。因此,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万华的产品价格比对方还要高300元。当初出口MDI设备给万华的日本企业已经被万华远远甩在后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万华曾经跟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谈过收购事宜,当时他们只要出资五六百万美元就可以控股万华,但是巴斯夫认为万华不会发展起来,在跨国公司的挤压下终会死掉,所以拒绝了合作。后来巴斯夫事业部总裁屡次谈起此次决策时都倍感后悔,“没有收购万华使巴斯夫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崛起了一个咄咄逼人的对手。” 在纠偏中成长为企业领军者   由技术研发转做企业管理,丁建生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优劣势:懂技术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但容易因关注技术细节而导致一叶障目,忽视研发和公司总体战略的匹配。看清楚了短板之后,丁建生在担任领导职位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跑偏”。   丁建生在90年代就提出:企业应用性研发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市场,结合技术装置改造研发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装产的成功应用,最主要的是能够成功产业化。所以万华一直沿着这样的技术创新路子前行。   从诞生开始,万华就处在与国际寡头竞争的残酷生态环境中。拜耳、巴斯夫、亨兹曼这些跨国企业早早就进军中国市场。不过,与狼共舞的丁建生,谈起自己的竞争对手时却充满尊敬:“我们感谢这些全球顶级的跨国公司,在跟他们的竞争中,通过研究他们的发展轨迹和市场行为,再结合自身的优劣势,我们会获得很有意义的发展启示”。   万华MDI研发成功后,国际化工企业便大举将产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但是到2001年万华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为了避免被价格压垮,万华向国家经贸委申请反倾销立案。这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化工行业第一个提出反倾销立案申请的企业。在调查立案的一两年内,万华抓紧时间把老的装置进行创新改造,迅速扩大了经济规模,同时立项新建一套MDI。考虑可以利用国外产品对下游市场进行铺垫培育,万华决定撤诉。万华通过灵活地运用国际游戏规则保护了自己,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遇。  MDI是一个全球化的行业,如果万华只在中国有产能优势的话,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越高风险越大。因为随着巴斯夫、拜耳等国际巨头分别在中国建厂,如果万华的盈利都压在中国市场,而没有进

文档评论(0)

xiayutian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