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蘑菇----认识湖南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
认识湖南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
如何区分灵芝与毒蘑菇呢?
1,首先,一般而言真正的灵芝,如赤芝是较硬的,灵芝科的种类基本都是较硬的了,没有菌褶的!
2,蘑菇是软的,水分较多,灵芝则水分量较少,而硬的!
3,本网站有较多的关于灵芝的图片的,可以识别对比,仔细分别还是明显的了,药典中的赤芝,紫芝,是安全标准灵芝品种的!
?
专家提醒:认识湖南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可杜绝80%以上的中毒事件
惨痛教训
2008年8月21日宁乡县东湖塘镇麻山乡泉山村唐师傅在稻田里采摘了毒蘑菇:全家人中毒。
2008年8月27日岳阳汨罗市新市镇屈原农场黄师傅在猪栏旁边采摘到毒蘑菇:两人食用,两人中毒。
2008年9月2日浏阳市社港镇淮州村黎先生在门前山坡采到了毒蘑菇。
本报18日报道了市民在岳麓山上采摘到“灵芝”军团(详见本报9月18日A3版),许多读者打来电话咨询有关灵芝以及普通蘑菇食用的相关问题,特别是“如何识别这些长相相似的菌类”、“如何区分其是否有毒”成了读者最关注的话题。
亚稀褶黑菇
光盖伞菌
灰花纹鹅膏菌
毁坏鹅膏菌
很多人认为颜色越鲜艳越好看的蘑菇一般毒性就越强,或者用盐酸、白醋等就可以检验蘑菇的毒性,其实是不靠谱的。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真菌研究室从1994年到2007年对蘑菇中毒后入院抢救者的调查报告显示:中毒的880人中有186人死亡,死亡率高达21%。
据从事了52年菌类研究的博士生导师张志光教授介绍:9月正逢菌类生长的旺盛季节,同时也是蘑菇中毒事件频发的季节,如果大家可以识别以下几种湖南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可以杜绝80%以上的中毒事件。
此外,由于一般人很难从外形上分辨出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市民食用蘑菇应尽量到正规地方购买,尤其不要自己采摘。□中毒后处理
大量喝水,迅速就医
湖南和广东是毒蘑菇种类的多发地,如果误食毒蘑菇,首先要尽量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其次要大量喝水,最好用二两灵芝熬水200毫升,能有效缓解症状。然后在最快时间到附近医院就医。
张教授告诉记者:“不认识的蘑菇千万不要食用,在一堆无毒蘑菇中也要仔细辨别,如果混入一两个毒蘑菇对人体伤害也是很大的。”
湖南最毒的毒菌之一
1.亚稀褶黑菇
俗称:火炭菌
毒性指数★★★★★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及混交林地上分散或成群生长。
发病症状:发病迅速,通常20分钟到一小时内就会发病,上吐下泻,头晕、腹部胀气,会导致肌肉和神经连接处损坏。此种毒菌误食中毒发病率70%以上,死亡率达70%,最快几小时就致命,死亡高发期在24小时以内。属“呼吸循环害损型”。食者2-3天后表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小便酱油色,急性溶血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死者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或中毒性心肌炎所致。
中文学名 亚稀褶黑菇 拉丁学名 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 中文别名 毒黑菇、火炭菇(福建) 同物异名 图 761 亚稀褶黑菇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褶侧和褶缘囊体 分类地位 伞菌目、红菇科、红菇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浅灰色至煤灰黑色。菌盖直径6-11.8cm,扁半球形,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燥,有微细绒毛,边缘色浅而内卷,无条棱。菌肉白色,受伤处变红色而不变黑色。菌褶直生或近延生,浅黄白色,伤变红色,稍稀疏,不等长,厚而脆,不分叉,往往有横脉。菌柄椭圆形,长3-6cm,粗1-2.5cm,较盖色浅,内部实心或松软。孢子近球形,有疣和网纹,无色,7-9μm×6-7μm。褶侧和褶缘囊体披针形或近梭形,53-88μm×9.5-12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及混交林地上分散或成群生长。 分布地区 湖南、江西、四川、福建等。 经
济
用
途 此种毒菌误食中毒发病率70%以上,半小时后发生呕吐等,死亡率达70%。属“呼吸循环害损型”。食者2-3天后表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小便酱油色,急性溶血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死者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或中毒性心肌炎所致。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误食人群最多的毒菌
2.灰花纹鹅膏菌
俗称:黑毒伞
毒性指数★★★★☆
生态习性:夏秋季生长在林地上,是我省误食人群最多的毒菌。
发病症状:发病期慢,通常在使用后8—20小时,上吐下泻,头晕恶心,对肝脏的损伤性极大,会导致剧烈的肝萎缩或肝肿胀。
在发病一两天后还会有一种“假痊”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死亡高发期在食用4—5天左右。毒性虽强,如果在24小时内得到及时抢救,治愈的可能性很大。
?
?
编号 PRB.0273 图
例
中文学名 灰花纹鹅膏菌 拉丁学名 Amanita fuliginea Hongo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