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3.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蟋蟀3

浅谈收虫一、二 ??? 7月17日,宋字号众虫友假座上海海阔天空大酒店召开了2010年玩虫动员大会,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期间就今年的收虫任务、方向及玩法等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与会者个个热情高涨,抢着发言,叫声一个比一个大…… ??? 望着这些从小一起长大,斗了几十年虫,胜似亲兄弟般的虫友,不由感慨万分,虫分六门诸色,人分三、六、九各异。其实人和虫在很多方面有共性和相似的地方。上品青虫,貌似温文尔雅却搴旗斩将,勇不可挡。黄虫脾气暴烈,重口连发,不遗余力。而二先生一打草便张牙舞爪,连连大叫,虽八角飞风,但一触即溃,不经一夹。 ??? 人完全一样,有优秀的,各方面都很成功的,但人很低调;有个性极强,不服气,不买账的;还有光说不练的,半瓶水晃荡的……很有意思。 ??? 今年除了我去宁津以外,其余的都去河北和宁津交界处新开发的地区去收虫和组织农民兄弟捉虫。那地方由于刚开发了二年,收虫的人很少,同样捉虫的人也很少,据李哥说:人不去,农民就不捉虫,因为捉了虫也没人买。人去了他们才捉虫。上面二条宋字号去年的虫,就是那地方出的,一条走了十一路,一条走了十三路,这皮色、脚势的确相当不错,关键是色正,口硬。虫价都在100~200之间。唉!我没有时间啊,但弟兄们都力邀我去一游。到时再看吧。 ??? 话间,可以看出大家被市场里的白虫、秧子弄得有点灰头土脸了。 ??? 其实,早秋收虫还是有点规律可循的,这里谈的是共性的东西,个案不在讨论范围,同时只代表个人意见和经验,谨供参考。 ??? 一、到村庄进农户收虫,看到罐子一、二百个,码了一大堆,这样农户的虫不收也罢。因为真正下地抓虫的一晚才抓几个十几个,而且每天不断地在卖掉,家中不会有很多虫。养虫的罐也大小不一,盖罐的盖子颜色也乱七八糟,因为除了专业户,一般的农民舍不得花一笔钱到市场上进一批统一的罐子,这样的农户对虫的认识不时很深,开价也不会很高,比较现实,急于套现。在村庄及集市这部分人占大多数,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看这部分人的虫上。问题是小虫多,好虫少,工作量大。但据我所知,我们上海的一批前辈,老玩虫,还有相当部分天津人都采用这种方法并乐此不疲,扬长避短,因为他们有时间,有眼光,一秋下来好虫不少。我的二位漂虫朋友每年获利颇丰。因为虫本很低。只是人辛苦一点。 ??? 同样,在集市上也要主攻大嫂大爷杂七杂八的罐子,因为这里面的虫只有大小,好坏之别,白虫、外来虫是不大可能有的。 ??? 二、在具体的收虫过程中样掌握一些方法,合理地安排好每个时段,这样可以比别人多收好虫。 ??? 去过集市的虫友都知道,农民兄弟做生意很勤奋,每天早上4~5点钟就到集市出摊了,他们的习惯是把大一点、好一点的几个虫子装大罐,或扎上几根橡皮筋放在靠近身边的地上排成一排,把差一点、小一点的虫子放在外面几排。我们可以在天没亮以前用手电筒照明专看这些大罐,由于大罐不多,基本上在天刚亮时,收虫人、二道贩子还不多时,把这些虫看完。这部分虫出虫率很高,虫价也还可以,成交都在100元左右。 ??? 天亮,吃早饭。尔后,根据各人眼光、财力和体力可以租桌收虫,也可以从头开始扫大街。下午可以到认识的或去过的村庄,给点钱,请人或当地朋友挨家挨户领着收虫,当地人知道哪家是贩虫的,哪家是自己逮虫的,或可以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一下,有人来收虫了,把虫送到**家。实践证明,这样的收虫时段安排,效率较高。 ??? 三、虫这东西是讲究地方的,每个地方的虫都有他的特点和特征。有的人喜欢安徽亳州虫,有的人喜欢河北虫,有的人喜欢宁阳虫,有的人喜欢宁津乐陵虫。由于日长时久,每个人都有一套对自己所玩的虫的相虫方式,对当地虫的皮色、长相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经验,基本上不会出错。这就要求我们在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的时候,不要今天听说宁津虫出虫率高就去玩宁津虫,明天听说宁阳虫立盆底了,就又去玩宁阳虫,这样就无法对某一地区的虫吃深吃透,正确的方法是先玩好某一地方的虫,再去了解另一地方的虫,不断扩大视野。虽然虫的基本结构及八格、十二相、十六型都是一样的,但在皮色的方面差异还是蛮大的,比如我比较喜欢宁津虫,一玩就是20多年,对宁津虫的皮色已烂熟于胸,在收虫过程中对是否当地虫的判断基本上十不离八九,不会出什么大错,这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只需多看多总结而已,我们小时候调侃众男生中有一女生时就唱道:“介许多大米,当中轧了一粒洋西米”,大米(梗米),洋西米(籼米)都是稻米,但有差异,一看便能识别。 ??? 虫也如此。在行家眼里,宁津虫,宁阳虫一目了然,误收的可能性很小。 ??? 四、在具体的收虫判断方面,我讲究的是神、色、形。经多年的观察,发现虫的相、神是天生俱来的,不存在某条虫养了一段时间,腿变粗了,牙齿长大了,项也变厚了,更不能说虫的底板(体质)养老了,粗、硬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