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与创作(序言+第一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赏析与创作(序言第一章)

诗词赏析与创作 主讲:胡艳兰 专业:文艺学 办公:图C-308 引言-诗歌的内容创新举例 写“愁”: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颀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乾坤虽大愁难着”——吴潜 诗词赏析与创作 引言 第一章 关于诗词赏析与创作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第二节 四声 第三节 平仄 第四节 对仗 第一章 关于诗词赏析与创作的 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押韵” 、“合辙”: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韵脚” 民歌-《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 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民歌-《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变得许多香 …… 民歌-《蜗牛和黄鹂鸟》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啊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田园四时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江南曲 [唐] 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妻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第二节 四声 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 — 阳平: / 上声: ∨ 去声: \ 古代汉语的声调: 平声:阴平、阳平 — / 上声:上声、去声 ∨ \ 去声:去声 \ 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 ∨ \ 《康熙字典》-《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古入声字归入普通话四声字举要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归入阴平的:哭、桌、瞎、八、搭、拨… 归入阳平的:革、国、博、竹、白、学… 归入上声的:谷、百、北、铁、笔、达… 归入去声的:必、式、阔、客、木、纳… 第三节 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2大类。 平——平声 仄——上声、去声、入声 平仄在诗词中怎样交错的? 概括为2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举例:毛泽东《长征》第5、6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平平仄仄平平仄 大渡桥横铁索寒。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节 对仗 “对仗”也是诗词中的一个术语。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 名词-名词 动词-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 副词-副词 对仗举例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对仗的作用 对仗,也就是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就是形成整齐的美。 散文、诗等中的对偶举例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 律诗中对仗的规则 律诗中对仗的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是不能重复的 毛泽东《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联(对子)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举例: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联欣赏 上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下联:择高处立,就平处座,向宽处行。 ——左宗棠 对联欣赏 上联:大江东去 下联:佛法西来 上联:黄花有态 下联:青石无言 上联:溪声常在耳 下联:山色不离门 上联:楼观沧海日 下联:门对浙江潮 上联:泉自几时冷起 下联:峰从何处飞来 上联:扫几清风作帚 下联:开窗明月为灯 上联:夜月一帘幽梦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