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后遗症中医针灸配合头针疗法..doc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针灸配合头针疗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针灸配合头针疗法 2009-06-25 09:53:58|??分类: 脑血栓治疗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针灸配合头针疗法 ?????????????????????? 杨小伟??2008 .10. 10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穴位进行疾病治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赞同,但用现代医学来解释针灸经络现象的观点仍存在较大的分歧,特别应用西医现代解剖学技术尚无法看到经络的存在。按照西医的理论,机体的所有功能活动都是由脑的相应功能区来支配完成。各种大量实验研究资料表明,针灸的作用正可能是与神经中枢的调节有密切关系。针灸对机体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灸刺激激发穴位深层感受器的神经末梢,然后沿着外周神经向中枢发放冲动,传入的冲动经各级神经中枢整合和调制,再经神经或神经体液途径作用脏腑器官而实现的。 ??中风又称为脑血管病,是一种以突然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和肢体瘫痪为主症的神经科疾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多见,约占50%以上,其次为脑出血约占28%。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是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认为其发病的原因表现在六个方面: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其中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 这六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突发本病。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分为两大类,重者称其为中脏腑;轻者称其为中经络。中脏腑的临床表现是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半身瘫痪、语言不利。中经络的临床表现是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但神志清楚。如果三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仍未恢复,便称为中风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角歪斜三大主症。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有良好的效果。临床观察表明,越早接受针灸疗法,则病人恢复得越好,遗留的后遗症也越少。反之,中风随着病程的延长,将逐步从软瘫转为硬瘫,此时治疗更为棘手。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为:上肢瘫取肩三针、手三里、合谷;下肢瘫取秩边、环跳、委中、飞扬、昆仑;口眼歪斜取地仓、颊车、下关、牵正;语言不利取廉泉、金津、玉液。眼针、耳针、头针等针刺方法都对中风后遗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此外笔者在应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常配合使用祖传的“五行八卦针法”,以滋肾水,平肝潜阳,能起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 ??头皮针应用 ????头针和体针取穴不同,头皮计穴位有着六大不同的体系,且各有特点。主要的为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和方云鹏头皮针穴名体系三家。其中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而实际;临床上,以山西焦顺发所提出的头皮针穴位影响较大,且取穴方法简便,特别适合于初学者,故本节仅介绍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则作为课外部分附于本节之后,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现将主要头皮针穴介绍如下: ????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的部位。 ????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 ????运动区 ????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 ????主治:运动区上互乃,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 ????感觉区 ????自运动区后移工.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 ????舞蹈震颤控制区 ????自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 ????晕听区 ????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足运感区 ????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分别向后引平行于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共两条。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 ????视区 ????从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的平行线与杭外粗隆水平线的交点开始,向上引4厘米的垂直线,即是该区。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

文档评论(0)

sa1fs5g1xc1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