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彩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1彩田路北延段工程招投标文件;
1.2彩田路北延段工程施工合同;
1.3彩田路北延段工程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
1.4彩田路北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1.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
1.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1.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LCJJ1-2008);
1.14《埋地钢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CECS10:89);
1.1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16国家、住建部、交通部、深圳市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1.17住建部、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标准图集;
1.18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2、编制原则
2.1三个“确保”原则(确保安全、确保质量、确保工期);
2.2、合理优化、优质高效的原则;
2.3安全第一的原则;
2.4坚持技术先进 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原则;
2.5尊重工程所在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听从监理、服务于业主;
2.6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2.7根据本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和施工水平。
第二章 隧道工程概况
1. 隧道工程描述
1.1彩田路北延段工程位于深圳中部发展轴线上,是城市中心与中部组团间南北向的重要通道,主线承担城市中心片区与龙华片区间交通联系功能。该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市中部区域路网结构,缓解中部区域交通压力,促进龙华新城开发建设,并为皇岗路的改造提供疏解通道。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被列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献礼的十大基础建设项目之一。
1.2.彩田隧道是一座分离式隧道,分左右线隧道,设计时速为60km/h, 本隧道共设置人行通道3处,车行通道1处,隧道进口左右线均为上坡,坡度为2.7%。左线进口里程为LK0+870,出口里程为LK2+540,总长度为1670米,本合同段承担进口段施工任务610米,分界里程为LK1+480,其中四车道长度230米,三车道长度380米。右线进口里程为RK0+870,出口里程为RK2+540,总长度为1670米,本合同段承担进口段施工任务650米,分界里程为RK1+520,三车道长度650米。四车道断面净宽为16.75,限高5米,三车道断面净宽为13.25,限高5米。四车道净空面积为119.06m2, 三车道净空面积为87.37m2。本合同段Ⅲ级围岩815米,Ⅳ级围岩310米,Ⅴ级围岩135米。
1.3.隧道左线LK1+180-LK1+255段受F1构造带影响,节理裂隙较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或碎块状镶嵌结构,地下渗水或滴水,围岩开挖后,拱部无支护状态下可能产生大塌方,侧壁易失稳。右线RK1+080-RK1+150,RK1+440-RK1+520受F1破碎带影响较大,节理裂隙较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或碎块状镶嵌结构,地下水线状流水或小股流水围岩开挖后无自稳能力。
2 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2.1地形与地貌
2.1.1本线路隧道穿越丘陵区,所穿越的山脊呈近北西向,隧道进口最低地面标高为58m,出口最低地面标高为110m,隧道穿越山体最高约200m,相对高差可达142m,隧道埋深大于50m的地段约1212m。隧道进洞口受人工采石或修建边坡等人工影响,地形坡度陡峭,一般在35-40°之间。隧道出洞口地形,轴线方向与地形等高线近于垂直,地形坡度陡峭,一般在35-40°之间。
2.2气候与气象
2.2.1线路隧道穿越低丘地貌,分布有雨源型小溪流,其迳流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为山区季节性溪流,受地形地貌及气候影响,具有源短流急、流水暴涨暴落特性。
2.2.2深圳地处亚热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具有冬暖而时有阵寒,夏长而不酷热的特点。雨量充沛,但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节明显。春秋季是季风转换季节,夏秋季有台风。
2.2.3根据深圳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 22.2 ℃,1月最冷,月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