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开题报告(新)基于师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开题报告(新).doc

基于师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开题报告(新)基于师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开题报告(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师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开题报告(新)基于师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开题报告(新)

“基于师生个性发展的学校文化构建研究”开题报告 连云港市连云中学 邱心远 一、课题选题的背景 “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采,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现代社会要求的人的个性,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多种多样的个性,是在能全面承担多种社会责任基础上的丰富多采的个性。”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个性观,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要求学校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新课程标准》也将“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但当目前学校教育,普遍“重学业”而“轻素质”、“重统一模式”而“轻个性发展”;同时,我国目前学校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表征化,缺乏对学校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追问。 基于存在的这两个问题,本课题尝试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如何发挥学校文化对师生的作用,通过构建学校文化的自主性、内源性和独特性等品质,以“学校文化”为手段,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功能、发展功能,从而全面促进支撑师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师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选题的实践意义: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基础教育管理的需要,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目前各地普遍推行“模式化教学”。但过度的模式化教学往往要求统一“教”与“学”,要求学校教育制度化、人才的培养具有计划性、批量性和统一性,广人教师受这种教学思想影响,往往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标准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这必然忽视了个人的成长需要。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才是对教育终极目标的回归,本课题通过从“学校文化”系统构建层面促进师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克服过度模式化教学,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 怎样的学校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人才?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育思考,但不是本课题所能解决的,但本课题尝试从小处切入,研究“学校文化”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学校文化”和“个性发展”本质上看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具有:(l)过程的同一性,学校文化构建支持和个体内化构成了个性发展的过程;(2)目的的一致性,它们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相同的,师生遵守学校行为文化,恰恰是个体立身社会,成事立业的基石:(3)内容的相关性,在学校文化浸润和个体内化下,学校文化的内容促使师生形成了不同的个性;(4)条件的依存性,学校文化是展示个性的舞台和空间,师生个性是在学校文化许可的范围下存在、表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 “学校文化”与“个性发展”两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本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国外,关注师生个性发展问题最早始于20世纪初,著名的学者有美国的杜威、前苏联的赞科夫、阿莫什维利等。近代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到1990年发表的《学会关心》,都无不把促进个人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愈益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解放出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通过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学形式的改变等,来探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国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个性发展问题成为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专家、学者、教师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关注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理论,就提倡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主张让学生自主、白由地发展,使其个性得到张扬。 另外,通过检索,很多文献与本课题的研究有相近之处,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代表性的有: 刘彦文、袁桂林所撰写《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一文中,分析了哲学意义上的“个性”定义、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定义,并提出了教育学意义上的“个性”定义,他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有优良个性的人,即摒弃不适合个体自身与社会的特质,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主体判断、主体选择和主体行为的能力。 李永森在《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学生个性化教育策略》一文中指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模式化和一元化教育事实的批判,从而为个性化教育和主体分层教育在心理学层面提供了理论观照。以此为理论依据,探究了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个性化的教育策略,但他主要采用教与学的优化来发展师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 葛亚莎在《个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文中指出:标准化的模式教育存在严重弊端。他提出实施个性教育必须改革与完善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素养、培养教师个性,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估方法,并在理念上强调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梁胜在《中国高校学生个性发展研究——论中国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