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doc

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

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目前,多数教师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注意激发儿童的兴趣,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然而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量不足,严重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发展。这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已经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有了明显的不同: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提高了识字量,降低了写字量。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认识1600~1800个,这是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而要求会写的只有800~1000个,比过去的1250还少450~250个。新课标还建议:“识字和写字的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由此,我们看到了提高识字效率的曙光,看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希望,这使我们的心得到了极大的振奋与鼓舞。 有研究表明:儿童接受的信息量越大,信息来源越广阔,他们的智慧潜力也越大。而识字量的增大无疑会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此外,根据人的生理发展,2~3岁是语言发展第一个最佳期,6~8岁是第二个最佳期。另有日本汉字专家石井勋的研究结论:儿童识字能力的强弱存在年龄差异,一年级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诸多的教育、心理研究告诉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入学后的语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及一年级这个关键时段,激起学生识字兴趣,加大识字空间,拓宽识字途径,进行科学的识记训练,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了很大的加强:如一年级教材上册在拼音部分安排儿歌,让学生及早地接触汉字;在语文园地、单元复习里拓展识字等。一年级下册除随课文识字、语文园地中识字外,还编排了单独的识字课。单独的识字课编排得新颖独特,很有意思:排在八个主题单元的最前面,用识字统领一个主题;其次形式推陈出新,分别运用对对子、三字经、谚语等形式;再次其内容意蕴深远,一组词就是一幅图,一句话就是一首诗。这就避免了只强调识字这一学习重点而造成的呆板、孤立、淡漠、严肃及抑制学生智力发展的缺陷,从而走向了灵活、综合、丰厚、生动,并使识字由课堂走向生活。人教版实验教材是开拓识字空间的绝好模本,里面留给我们有很大挖掘空间的识字途径很多。利用好这本书,利用好生活中的教材资源,对留守学生的识字将会有很大的启迪与帮助。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间,识字教育在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民族素质的需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识字教育研究的问题也不断深入。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识字教学研究的一个活跃期。那时思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小学低年级单纯识字,且识字速度慢(每课书只学三至五个字,当时称之为“三五”观点),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样识字既枯燥,又中断了语言的发展。1958年出现的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旨在解决上述问题。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大多成串地学习,因此便于掌握。分散识字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七八十年代是识字教学研究的又一个活跃期。1982年出现的注音识字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识字教学思考的问题不仅是识得快,还有如何把识字和普及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如何借助多种媒体识字的问题,于是,计算机辅助识字等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方法有二三十种。其中,侧重从字形入手的有集中识字、部件识字等,侧重从字义入手的有分散识字等,侧重从字音入手的有注音识字、汉字标音识字等,从形义结合入手的有字理识字等,从音义结合入手的有听读识字等,从形音义联系入手的有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等,此外,还有计算机辅助识字。 殊途同归,总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尽快识字、尽早识字,同时求得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本课题研究的提出也是奔此而来。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概念说明 “多途径”主要采取多种方法或渠道。 “低年级”指一、二年级的学生。 “留守儿童”主要指缺乏父爱或母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