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第七课前两框课件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 ①由历史情况所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由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发展情况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七课 第一框 带手脚镣的西藏农奴 解放前的西藏 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尼玛次仁(男)今年76岁,当年是西藏帕拉庄园的农奴 今天的西藏 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 1、必要性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3)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别,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坚持民族平等 —— 首要原则 ①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 ②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的享有权利,依法平等的履行义务。 (2)坚持民族团结 —— 重要原则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中,三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根本原则 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西部大开发实际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实现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物质保证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政治基础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前提条件 例2 (2010广东卷29题) 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 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例3 西藏自治区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使全区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截止1999年底,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3.4%,提前一年实现20世纪末的基础教育战略目标。这一事实说明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我国各民族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实现了平等 C、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发展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一切工作的中心 答案 A 三.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一政治性义务已写入了我国宪法,是中国公民不容推卸的责任,中学生应自觉履行,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9年7月20日,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北京召开了有多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放后,我国先后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达到44个。 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自治地方都设置在哪里? ②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③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国家统一领导 地位有双重性。它的职权具有双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核心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民族区域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斜井压力钢管安装工法实操指南.docx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公安辅警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数列解答题综合一(等差、等比通项公式及数列求和,46题).docx VIP
- 标准图集-06D401-1 吊车供电线路安装.pdf
- 王正龙先生的灸法直论.doc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5 泡泡图 图书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7 泡泡图 文化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3 泡泡图 旅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