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靖江王的爵级..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靖江王的爵级.

明靖江王的爵级* 靖江王是明朝的一个同姓藩王,国于广西桂林(洪武五年前称靖江府)。关于靖江王的爵级,《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说:“靖江王以南昌嫡孙受封郡王”。卷118《诸猋列传三·靖江王》又言:洪武三年朱守谦受封靖江王时“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续文献通考》卷208《封建考》引《史料后集》说:“高祖念侄文正终不忍忘,故其子守谦虽封郡王,冠止七旒,禄止二千石,而特设内外承奉、长史等官,宫城、庄田、宗社之类皆与亲王等”。诸书虽然承认靖江王的待遇有些特殊,但都肯定靖江王的爵级属于郡王。然而这种看法却是错误的。依笔者之见,靖江王在受封之初决非“冠止七旒,禄止二千石”的郡王,而是名副其实的亲王,后来爵级虽有所下降,有一段时间沦为“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但不久又有所恢复,位列旁支亲王。本文拟对靖江王的爵级及其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并就正于方家。 一、分封之初靖江王的爵级 《明史》、《续文献通考》说靖江王是郡王的主要依据是封号为二个字,因为按明朝的封王制度,亲王的封号是一个字,郡王的封号是二个字。但是这个制度是逐步确定的,在建国之初并无严格的区分。例如: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一月追封死去的15个亲人为亲王时,都是用二个字的封号,如追封长兄为南昌王,次兄为盱眙王,季兄为临淮王[1];各王的妻子初时也只称夫人,至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九月才改封在世的南昌夫人王氏、盱眙王夫人唐氏为王妃[2];但各王的女儿竟被封为公主,如南昌王之女被封为福成公主、蒙城王之女被封为庆阳公主,直至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礼部才对二人的封号提出异议,认为宜按亲王女改封郡主[3]。因此,在洪武三年分封诸王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的封号定为一个字、把南昌王朱兴隆的孙子朱守谦的封号定为二个字,并不是为了表示朱守谦是郡王,而主要是为了与南昌王的封号相一致,因为朱守谦是以南昌王的继承者的身份受封的,南昌王才是靖江王国的始祖[4],南昌王是二个字的封号,朱守谦的封号当然也应该是二个字;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区分亲疏关系,朱元璋曾说过:“诸王之于靖江,虽亲疏有等,然亦王府也,宜同亲王之制”。[5] 靖江王国的始祖是南昌王朱兴隆,而南昌王是亲王,他的女儿该封为郡主,那么他的嫡孙作为其王位的继承者自然也就是亲王。从礼制、待遇等各方面来看,在分封之初靖江王与亲王确实没有什么区别: 1、册封礼仪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51及《明会典》卷48的记载,靖江王朱守谦是在洪武三年四月七日与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樉、三子晋王、四子燕王棣等同时受封的,册封礼仪完全一样。因此,尽管《明史》说靖江王“以南昌嫡孙受封郡王”,却不得不承认:“靖江王则以亲王封,故视秦、晋仪。”[6] 2、册宝 朱元璋在封王诏书中说:秦、晋、燕诸王及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傅官属,及诸礼仪已有定制”。礼部所造的诸王册宝“皆用金”,尺寸都一模二样。[7] 3、车辂仪仗 《明太祖实录》卷82记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五月,“亲王仪仗、车辂成。……诏给秦、晋、燕、吴、楚、靖江诸王“。 4、官制 按朱元璋的封王诏书所言,靖江王是与秦、晋等亲王一样“设置相傅官属”的。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年至十三年亲王府的官制是:王相府左、右相二人,正一品,左、右傅二人,从二品;首领官参军司参军(洪武九年改为长史司长史)二人,从五品,属官29人。[8]靖江王府的官制完全照此设置,如洪武三年八月命广西行省参政蔡仙为靖江王相,正二品;[9]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九月任命朱右、朱廉、赵壎为晋、楚、靖江王长史,三人原来都是翰林院编修[10];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正月更换秦、晋、燕、靖江王相、傅、任命广西护卫指挥佥事董勋、浙江行省参政李质为靖江王左、右相,正二品,任命飞熊卫指挥佥事徐礼、户部尚书李泰为靖江王左、右傅,从二品。[11]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十月罢诸王相府,升长史司为正五品,置左、右长史各一员[12]。靖江王左傅徐礼便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改任广西左布政使,升为正二品。[13] 5、护卫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14]护卫甲士少则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15]据清谢启琨《广西通志·胜迹略三》记载:“广西护卫:亦在府城中,洪武五年为靖江王府置。”可见靖江王府依亲王府例设有护卫指挥使司。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时,护卫指挥耿良与相府官发生了矛盾,朱元璋于是“命武相有警则出而为将,护卫指挥副之,归则勿与金毂刑名之事,军事则文武议之”。[16]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朱守谦被召回京师废为庶人后,广西护卫改为桂林左卫,由广西都司统领[17]。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册立朱守谦嫡长子赞仪为靖江世子后,“复改桂林左卫为广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