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肉制品的卫生评价 肉制品指以新鲜良质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各种肉类产品,包括肉馅、咸肉、腊肉、香肠、火腿和肉松等。主要肉制品的卫生指标见表。 第二节 鱼类的卫生 -、鲜鱼死后的变化 1 鱼类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污染的微生物多、与肉类相比,更易发生腐败变质 2 鱼死后的变化与畜肉近似,出现僵直、自溶和腐败。 二、鱼类的的安全控制 1.重金属污染 1)鱼类动物对重金属如汞、镉、铅等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在体内蓄积重金属物质。 2)如日本发生水俣病地区,工厂排水口的河水汞含量为0.3~2.0mg/L,而同一条河流生长的鱼体内的汞可达20~60mg/kg。 2.化学农药污染 1) 农田施用农药、农药厂排放的废水污染池塘、江、河、湖水,使生活在污染水域的鱼摄入农药并在体内蓄积。 2) 淡水鱼受污染程度高于海鱼。 3) 农药污染尤以DDT、六六六最为严重。 3 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1 由于人、畜禽的粪便和生活污水,以及在运输、销售、加工等生产过程,使鱼类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2 常见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以及肠道病毒等 3 海产食品最容易受到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 4 寄生虫感染 在自然界环境中,有许多寄生虫是以淡水鱼、螺、虾、蟹等作为中间宿主 1在我国常见的鱼类的寄生虫有华枝睾吸虫、肺吸虫等。 2 当生食或烹调加工的温度和时间没有达到杀死幼虫的条件时,极易使人感染这类寄生虫病。 5 腐败菌污染 1活鲜鱼肉是无菌的,但体表、鳃及肠道中则有与水域大致相同种类的细菌。 2 一般海水鱼所带有的细菌有:假单孢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摩氏杆菌属等。 3 一般淡水鱼所带有的细菌,除海水鱼体细菌外,还常有产碱杆菌属、气单胞杆菌属和短杆菌属等。 三、鱼类食品的卫生评价 (-)鱼类 1感官指标:对鱼的体表、眼球、鲤、鳞片和肌肉等进行检查; 2理化指标:挥发性盐基氮、汞、DDT、六六六、。 3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 (二)鱼类制品 鱼类制品的检验主要从色、香、味、形来进行判断 鱼类的卫生问题 鱼类食品的卫生评价 鱼类 鱼类制品 鱼类食品的卫生 鲜鱼死后的变化 重金属污染 化学农药污染 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寄生虫感染 腐败菌污染 笫三节 蛋品的安全控制 1、沙门氏菌及其它微生物污染 一是产前污染,家禽患有沙门氏菌感染等疾病,肠道的致病菌沙门氏菌可以侵入卵黄部,使蛋液中带有致病菌: 二是产蛋后污染,蛋壳表面受到细菌的污染(粪、土壤的污染),细菌可透过气孔或蛋缝侵入蛋内。 其他微生物的污染(腐败细菌、霉菌)也可以引起蛋的腐败变质。 -、蛋品的卫生问题 二、油脂酸败及预防 (-)油脂酸败原因 1 生物性的水解过程:即由动植物组织残渣和微生物产生的酶引起的油脂水解; 2化学变化:由空气、阳光、水等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包括水解过程和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 脂肪的自动氧化是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 1 在阳光、空气作用下,经铜、铁等催化,先氧化不饱和脂肪酸成过氧化物,然后再分解为有臭味的醛类及醛酸类等。 2 油脂中的残渣、水分,阳光、空气,高温及金属离子都能加快酸败过程。 (二)油脂酸败后果 1 油脂酸败后产生不愉快味道,改变油脂的感官质量; 2油脂成分改变:游离脂肪酸、酸价、过氧化物、过氧化值升高、醛类、酮类、羰基价升高; 3 酸败降低油脂营养价值: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破坏,脂溶性维生素A、D、E破坏; 4 酸败后产生的氧化物对机体的酶系统有破坏作用。 5 动物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可出现发育障碍、肝脏肿大,急性中毒和肿瘤。 (三)防止油脂酸败的措施 1 保证油脂纯度,去除动植物残渣,避免微生物污染并抑制或破坏酶活性: 2 水可促进微生物繁殖和酶活动,应控制水分含量在0.2%以下。 3 高温会加速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油脂应尽量低温储藏。 4 阳光、空气对油脂变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紫外线、紫色、兰色等光线可加速油脂氧化,长期储油应用密封、隔氧、遮光的容器。 5 铁、铜、锰等金属离子可催化脂肪氧化,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应避免接触金属离子。 6 应用抗氧化剂可有效防止油脂酸败,延长储藏期,常用的有维生素E、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没食子酸丙酯。 三、食用油脂污染及天然有害物质 (一)霉菌毒素 1 油料种子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后,榨出的油中也含有毒素,花生最易受黄曲霉污染。 2 有效的去毒方法是碱炼和吸附。碱炼法耗油较多易酸败,吸附法耗油少且对食用价值无影响。3 我国规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不超过10ug/kg,花生油不超过20ug/kg。 (二)多环芳烃(B(a)P) 1 多环芳烃污染主要来源于: 1)油料种子的烟熏烘干; 烟熏干的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