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初步研究
基于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初步研究 基于文献挖掘的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初步研究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以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即“病证方”结合的诊疗模式为特色。证的生物学基础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血瘀证、肾阳虚证、寒证、热证等,并形成了证本质研究、证实质研究、证候客观化等多个学术生长点,如阴黄证和阳黄证的代谢组学发病机制[1],为阐释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证的诊断客观化、规范化和病证分型治疗提供依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
通讯作者:陈建新,E-mail:Cjx@
气虚证是中医常见证型,可见于研究深入的几大疾病中,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2-7],临床常见检验方法已对上述疾病进行诊断。研究表明,这些常见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密切相关[8]。本研究以NEI网络相关基因为基础,以气虚证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挖掘方法初步得到了气虚证基于NEI网络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对阐明证候的客观性,揭示证候、疾病中分子相互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为揭示证候的科学内涵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表征术语关键词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为主要依据收集、整理出11个“气虚证”的表征术语关键词,包括气虚、隐痛、钝痛、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头晕、自汗、舌淡、脉虚。
1.文献挖掘方法
从dbNEI数据库上下载NEI相关基因,载入Genclip软件中,然后使用该软件的“Word related Gene Search”功能在文献库中挖掘与给定表征术语相关的NEI基因,并使用“Literature Mining Gene Networks”功能构建气虚证每个表征术语的基因网络。分别比较挖掘出的与气虚证各关键词相关的基因,找出同时出现在2个关键词及以上的那些基因,由于这些基因至少同时在某一证候的2种表征中出现,那么,他们就很可能与该证候有一定联系而非只和单一表征有关,即与气虚证有联系。
1.基因分析方法
应用DAVID Bioinformatics 软件[9]对所得基因进行分层聚类、基因类型测试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基因聚类测试是一种探索性的工具,用以探索检测基因表达数据内部的关联性,为进一步考虑进行假设性的筛选。KEGG通路分析可以帮助寻找所提供基因所参与的生物过程。
结果
文献挖掘结果显示,气虚的11个关键词中有5个挖掘出与之相关的基因,具体关键词及挖掘出的基因个数见表1;通过比较气虚证与各个关键词相关的基因,找出了15个同时出现在2个关键词及以上的基因,见表2。脉虚、自汗、头晕、气虚关键词基因网络见图1。
表1 气虚证关键词对应的基因数目
关键词 基因个数
气虚1
呼吸困难5
头晕3
脉虚
自汗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表同时出现在2个表征术语及以上的基因
编号 气虚基因 出现次数
1 IL6
IL10
IL2
IL1B
续表2
编号 气虚基因 出现次数
IFNG
POMC
ADIPOQ
IL8
IL2
10 CD12
11 CD79A
1FGF2
1CD40LG
1NPPB
1LEP
脉虚 自汗
气虚
头晕
图1 气虚证关键词基因网络
讨论
1973年,Isakovi?[10]和Jankovi?[11]通过双边对称电解损伤大鼠大脑不同部位,并观察其对淋巴器官的影响后,首次提出了NEI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NEI网络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与几千年来中医理论提倡的整体观念可谓不谋而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的中医理论提供了现代医学证据。1990年,高氏[12]和王氏[13]将NEI网络与中医理论相联系,并引起了中医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认为借助NEI网络,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进一步实现中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网络是复杂生物系统的表现方式,网络的复杂性本质上就是“关系”的复杂性。正是系统生物学以上研究模式与策略的变革与进步,使从生物分子网络角度探索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具备了现实可行性。中医药现代研究中,不少学者曾对NEi网络、分子网络调节和细胞因子网络等问题进行了思考[14-16],提示中医药现代研究需突破单生物学指标的局限,充分考虑机体内部复杂的相互联系,强调了中医药现代研究突破“还原论”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系统”相关的数据尚未完善,以及建模、仿真和分析等“计算”能力的缺乏,既往的“网络”往往局限于现象描述,侧重于理论与概念分析。近年来,“系统生物学”的新兴,海量数据获取技术,尤其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 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优化研究.docx VIP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临沂市妇幼医院及综合门诊医院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06J505-1 外装修(一)图集资料.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聊城市门诊诊所卫生所室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 强生缝线产品知识试卷含普迪思抗菌薇乔等题目.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ppt课件.pptx
- 2025年海南州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7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老年病人尿失禁护理案例.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