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复习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详解.ppt

2016中考复习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问作用是: 1、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2、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 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反问作用: 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十三、[反复]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举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去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例句赏析 例一.重重叠叠,绚丽多姿的石笋群,如群峰争雄,鹰飞鱼跃;似仙鹤起舞,龙腾虎啸。 赏析:本句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石笋群多姿多彩。 * 修辞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013年中考总复习之 考纲要求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常用修辞方法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知识回顾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你还能回忆出一些吗? 一般认为应该重点掌握的修辞方法为: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 一.比喻 ??? 比喻,又叫打比方,就是把某些有相同点或相似点的事物比作想要说的某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比喻中,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叫比喻词。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几种。 ??? ??? 明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构成。其通式为:“甲像乙”,或“甲像乙一样”;其结构特点是: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如、似、犹、若、仿佛、好像、好比、犹如、有如、一般、似的、如同(就像、像……)……一样(一般、似的……)……等。如: ??? 例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例2: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 ??? 明喻还有一些其它结构,主要有:1)“比喻词+喻体(喻体+比喻词)+的+本体”式;其通式为:乙的甲。如: ??? 例3:如雷的涧声,在山谷中回响。 ??? 例4:碧荷似的茶色,让人赏心悦目。 ??? 2)“本体+的+喻体”式;其通式为:甲的乙。如: ??? 例5:情感的小舟,在海洋的心中荡漾。 1.明喻 格式是:甲是乙 /甲成为(成了)乙 常用的比喻词有:是、算、叫、为、变成、变为、成为、成了、当作、看作、就是、等于…… ??? 例6: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 ???例7:他成了一只落汤鸡,全身湿淋淋的。 ??? 暗喻,也有直接由本体和喻体构成的,没有比喻词。其格式为:“ 喻体+本体”。如: ??? 例8: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2.暗喻 借喻,就是直接用喻体来表现本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修辞方法。借喻可以变换为明喻或暗喻(这是借喻和借代的主要区别,是区分它们两者的标志)。如: 例9: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豺狼一样凶。 ??? 变型:天下和世上的地主恶霸就像乌鸦一般黑,就像豺狼一样凶。 例10: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变型: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像厚障壁似的隔阂。 ??? 3.借喻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比较的 --表示推测、揣度的 --表示例举的 --表示想象的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记叙文:形象、生动、传神地表现某事物; 说明文:形象生动地说明某事物特点; 议论文: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 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 ??? 4.比喻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代,就是不直接把要说的事物说出来,而是用跟它有关系的名称代替它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替代的事物叫借体。借体一定是与本体有关的事物;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借体,且借体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 ★在文章中,借代能使事物的形状、性质、功能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等形象鲜明、生动突出。 二.借代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1)借喻侧重于“相似性”,借代侧重于“相关性”;2)借喻可补充出本体,转换为明喻或暗喻。 ??? 根据借体与本体关系,借代有下列几种情况: ??? 借特征代本体,如:大鼻子匆匆忙忙的跑下了舞台。(代某人) ??? 借部分代整体,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代“东西”)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