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动态元件与动态电路导论 包含动态元件的电路称为动态电路。 5.1 电容元件 5.2 电感元件 5.3 动态电路导论 * 一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 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5.1 电容元件 5.1.1 (理想)电容元件的定义 5.1.2 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5.1.3 电容元件的储能 5.1.4 电容元件的特点 5.1.5 电容元件的串、并联 5.1.6 电容器的参数和电路模型 5.1.1 (理想)电容元件的定义 电容元件的符号: 5.1.2 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若 u 与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有 5.1.3 电容元件的储能 关联参考方向下, 例:已知电容两端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求 电容的 电流、功率及储能 。 5.1.4 电容元件的特点 *电压有变化,才有电流。 5.1.5 电容元件的串、并联 *串联 n个电容相串联的电路,各电容的端电流为同一电流 i。 5.1.6 电容器的参数和电路模型 电容器的两个主要参数:电容,额定电压。 5.2 电感元件 5.2.1 (理想)电感元件的定义 5.2.2 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 5.2.3 电感元件的储能 5.2.4 电感元件的特点 5.2.5 电感元件的串、并联 5.2.6 电感线圈的参数和电路模型 5.2.1 (理想)电感元件的定义 电感元件的符号 电感元件的定义式: 5.2.2 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 *若 u 与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有 5.2.3 电感元件的储能 关联参考方向下,电 感吸收的电功率为: 例:已知电感两端电压波形 如图所示,i(0)=0,求 电感的电流及功率 。 方法1:分段积分求表达式 。 方法2:求面积法 。 求出特殊时间点上的电流值,再绘制其波形图。 5.2.4 电感元件的特点 *电流有变化,才有电压。 5.2.5 电感元件的串、并联 5.2.6 电感线圈的参数和电路模型 电感器 5.3 动态电路导论 包含至少一个动态元件(电容或电感)的 电路为动态电路。 动态电路的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 t0+ 和 t0- 若电路 在 t0 时刻换路,则 t0- 为换路前的一 瞬间, t0+ 为换路后最初的一瞬间(称为换 路后的初始时刻)。 * 一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一阶齐次方程的求解 * 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二阶齐次方程的求解 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为一电容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1)求C; (2)计算电容在 0t1ms 期间所得到的电荷; (3)计算在 t=2ms 时吸收的功率; (4)计算在 t=2ms 时储藏的能量。 *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感可视作短路。 *电感可储能,不耗能,是无源元件。其储能公式为 *电感电流具有记忆性和连续性。 *串联 n个电感相串联的电路,流过各电感的电流为同 一电流 i。 根据电感的伏安关系,第k个(k=1,2,3,…,n)电感 的端电压 和KVL,可求得n个电感相 串联的等效电感 *并联 n个电感相并联的电路,各电感的端电压是同一 电压u。根据电感的伏安关系,第k个(k=1,2, 3,…,n)电感的电流 和KCL,可求 得n个电感相并联时的等效电感Leq Leq的倒数表示式为 例:如图所示电路,给定 试确定其最简单的等值电路。 解:在t=0-,应用KCL于A点,得L1 中的初始电流为 图中 A L1 L3 L2 i1 i2 i3 L L23 ? (磁通链) 电感器的电路模型: 电感器的两个主要参数:电感,额定电流。 含有一个独立的动态元件为一阶电路。(电路方程为一阶常系数微分方程) 含有二个独立的动态元件为二阶电路。(电路方程为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 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独立的动态元件为高阶电路。(电路方程为高阶常系数微分方程) 动态电路(只讨论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 换路、暂态与稳态的概念 稳态 暂态 暂态 换路:电路结构或参数发生突然变化。 稳态:电路微分方程解中的暂态分量已衰减到零。有两类稳态电路: 直流稳态电路:电路中电流电压均为恒定量。 正弦稳态电路:电路中电流电压均为正弦交流量。 暂态:电路换路后从一种稳态到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 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 外因?换路;内因?有储能元件。 原始状态 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电路的状态变量。 t0- 时刻的电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课件——第五章 特种货物运输业务组织.pptx VIP
- A公司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docx VIP
- 高压供电系统的设计.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1 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4课时 练一练.pptx VIP
- 装修合同协议书工装.doc VIP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6个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一种电子烟挥发性气体检测报警装置.pdf VIP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课件——第四章 零担货物运输业务组织.pptx VIP
- 中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 第二讲 璀璨华章——文学经典.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