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故事,也要电影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好故事,也要电影感

有好故事,也要电影感 有好故事,也要电影感 《驴得水》:从话剧到电影的两次逆袭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驴得水》的火爆都近乎奇迹。它没有大牌导演,也没有流量明星,几乎找不到任何“话题点”。在上映之前,它的市场成绩普遍不被业内看好。导演之一的周申在采访中对记者讲起,自己最初对票房的预期是一个亿,只不过当时别人都笑话他有些痴心妄想:“其实普通观众没有那么肤浅,很多人认为观众只看那种不动脑子的东西。但我跟刘露觉得大众不是这样的,当然了你要说我是奔着10亿、15亿去的,那确实也不是。我当时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能够破亿的东西,当时没有人相信,他们都笑话我。”   然而很快,《驴得水》就凭借过硬的口碑,一路逆袭,让这样的“笑话”成为了“笑话”。院线上映前,《驴得水》就已经在全国路演和超前点映中收获了相当高的好评率,并最终在首日拿到了和同天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但丁密码》相同的排片,在上映前三天,获得了6010万的票房成绩。截至记者发稿止,已经拿下近一亿六千万的票房。在大片混战的11月档期,《驴得水》这部“小身量”的作品已经拿到满意的成绩,准备功成身退了。   “在话剧之前,它就是个电影项目”   《驴得水》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原作话剧的成功。话剧版《驴得水》自2016年上演以来,便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豆瓣更是给出了分的剧评高分。剧评人东东枪称赞这出戏:“规矩、成熟、扎实。不洒狗血,不无厘头,不瞎煽情,在我看过的舞台剧中,这样的戏实在不多。”作家赵赵评价说:“《驴得水》剧本之成熟冷峻,我个人感觉给中国话剧水平拔高了一大截。”因为故事涉及知识分子,赵赵直接说:“《驴得水》你们能不能免费给知识分子们演一场,就当感动中国了。”   《驴得水》是一个讽刺意味浓重的黑色幽默故事,背景设置在民国时期。戏中有四个心怀教育理想的知识分子,为了帮助山里的孩子,来到贫瘠缺水的山区,迫于经济压力,他们编出一个叫“吕得水”的教员,每个月吃空饷。结果,教育部来人要查这个“驴得水”,大家请了一个铜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没想到居然瞒过了上级,但上级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提拔成教育家。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保住山区学校,他们说了一个又一个谎,并不断取得成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人性的扭曲被放大,一切变得越来越失控……   很多喜欢这部戏的观众都说,《驴得水》通过对独断官僚、精英知识分子、一朝得势的翻身农民的讽刺,揭示了社会的各种腐败,把人性的贪婪、虚伪、愚昧、冷漠、软弱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个故事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2016年周申在饭桌上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随后,周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于是和搭档刘露以此事件为开头,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的规模。因为这样的故事里会出现很多孩子和一头驴,所以他们都认为这在话剧舞台上是很难以写实风格表现的。“2016年我们注册了电影大纲的文字版权,所以一开始它就是一个电影的方向。”刘露说。   “要做就做院线大电影”   然而要实现从剧本到电影的升级,却是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便是无人愿意投资的尴尬。为了“先把作品立起来”,周申和刘露在2016年底,决定先将其打造成一部小剧场话剧,话剧首演便取得了成功。不断累积的口碑,成为周申和刘露重新操作电影版的坚实基础。   在知乎上,周申转贴过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不靠谱的驴得水》:“我和刘露之所以坚持要将已经在话剧界获得巨大成功的《驴得水》做成电影,就是因为话剧太小众,而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去见更大的世面,所以如果把《驴得水》做成一部只有几十万人看的小众电影,那意义就不大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千万观众的院线大电影。”   “我要绝对自主权”   如今回头去看,二人的坚持是必要和有意义的,但在电影筹拍期间,却也因此让这个项目的进展屡屡受挫,“我和刘露是新人,但是在谈电影合作时,我们要求在艺术上有百分之百的话语权。所有跟电影有关的,包括剪辑、拍摄都得听我和刘露的,然后我要求这部电影必须是一部院线发行的电影,而且我们并不想用明星。这样几个要求放在一起,肯定是会遇到很多阻力。”周申说。   虽然与许多电影公司有过接洽,但周申和刘露一直没能找到认同他们理念的制作公司,于是两个人和身边几个最紧密的小伙伴自己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依靠自己和家人的积蓄启动了这个项目,“我和刘露按照我们认为最正确的方式一步一步推进了下去。大多数人那时仍然认为这是一次极其不靠谱的冒险,甚至有人嘲讽说:‘你们是准备拍完

文档评论(0)

yifusantongx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