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屏边苗族文化的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屏边苗族文化的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屏边苗族文化的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概述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被淡化了。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中秋赏月吃月饼等等。而且,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吃的节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的东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对此,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提升到空前高度。这也说明了民族的文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足以说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同的区域孕育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并且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其文化及其特色。反过来,地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又会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6种。我县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共有苗、彝、壮、瑶、汉等17个民族,各民族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不同的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多民族融合的文化氛围。有规模较大的节庆活动——采花山,有彝族的跳掌、三步弦,有壮族五彩缤纷的花米饭节等。其中最隆重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苗族的花山节了。
二、民族文化特色
屏边苗族自治县约6万,占总人数的%,是云南省惟一的苗族自治县。?据记载,屏边县内苗族最先是在清朝中期由贵州省迁入,自称蒙,长期以来一直保留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在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正月间的“花山节”。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踩花山”,是源于苗族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对于花山节的来历,有很多种神话的传说。相传古老的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有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关于花山节的另一个传说就是,由于战争,迫使四处迁徙的苗族群众张大飞和妻子与两个孩子失散多年,为寻找孩子,张大飞就连年在高山上立起高达十多米、悬挂着青、蓝、白三条麻布的花杆,花杆脚下放几罐酒,召集群众于正月初三到花杆下饮酒作乐。消息传开后,四方八面的苗族群众都来参加。张大飞在人群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为感谢来自四方八面的群众,张大飞就于每年正月初三在花杆脚下设宴。从此,流传下有求儿找女或缺儿少女的人家许愿立花杆的习俗,演变成了今天苗族青年男女找对象、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的“花山节”。 其中立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花杆是一棵高约三十米的杉树,修去树枝,剥去树皮,仅留下一小丛青翠的树冠。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定花杆很讲究,要由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即“花杆头”来定。他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来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才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彩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花山节不论是哪个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在震天的铜炮声和嘹亮的牛角号声中花山节开场,先要举行庄严的祭花杆仪式。主祭人手执青枝,在芦笙的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