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
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现代 报刊作为大众媒介对于 中国 知识分子而言,是一种充满魔幻魅力而迥异于他们固有表达方式的 社会 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报刊的涌现和繁荣,深刻地型塑了现代知识分子对时间、空间的新的心理体验,与此同时,报刊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制度性设置,为新型知识分子提供了自我想象和自我表达的空间,尤其是为富有士大夫意识的过渡型知识分子安排了“以言报国”的广阔舞台;正是在这样的 历史 变迁中,被突然断裂的历史抛掷到“现代性的牢笼”中的读书人,在 政治 上被边缘化的同时迅速地聚集在报刊、出版机构等生产、传播知识的空间里,以批判性见长的公共性知识群体似乎重新占据了社会的中心,上演了一出慷慨激昂且让人扼腕的悲歌。 一、现代报刊出现与知识分子历史观的改变 “新闻”作为一种描述现实世界变化的术语,在很大的意义上是与大众媒介的兴起捆绑 在一起的,新闻的“新鲜性”透露的是现代人试图从本雅明所谓的“空洞的、同质的时间”里打捞新奇感受的渴望,这种对于时间的感受是与已然去魅的现代性所涵盖的“理性、速度”相通的。而对于古代中国的士人而言,时间是静止的或者说是循环的,表征时间变 化的不是钟表之类的现代刻度仪器,而是 自然 世界日落、日出的永恒的循环,以及人类世界道统与正统的此消彼长。他们对于历史时间的感受是道统的断裂与接续,因此这种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是静止的、凝固的面相。 但是这种理解世界和自我的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中,逐渐地被新起的理性化思维所腐蚀和取代。报刊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是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申报》等教会报刊在中国沿海地带的兴盛,然后是王韬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为标志的民报的勃兴,此后改良派与革命派报纸纷纷涌现。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类似于报纸雏形的只有进奏院状、邸报之类传播官方公报的印刷物,其功能只是通报朝廷 政治的消息和皇帝的起居生活,其传播仅限于官员及小部分作为准官员的士子。这些印刷品是外在于人们的生活的,并且是私密的、弱时效性的。 可是,到了近代中国,报纸作为一个舶来品“闯入”了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并且迅速地 取得了他们的心理认同。报纸传播的信息、周期性以及舆论深刻地重构了知识分子的内心 生活,并且 影响 了其理解和判断这个世界的标准。“新闻”导致最重要的“现代性后果”就是知识分子的时间观和空间观发生了改变,因而也改变了其历史观。静态的时间被不断流逝的时间体验所取代,自我想象的文化中心被辽远的地理空间所击碎。在这样一个时空体验发生更替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知识分子的还有被殖民的屈辱体验。急剧而新异的时空感受,与被压抑的文化群体的挫折感,混合成知识分子对于现代性的热烈向往。这种向往是与他们对报纸杂志的功能的理解结合在一起的。 谭嗣同在《湘报》后叙中就表达了这种感触:“夫书,已往之陈迹,古人之糟粕也。千世之变异,非古人所得逆而知也;当时之情事,亦非今人所得虚以揣也。”[1](P40)在这种信息流失的情形下,谭认为只有报纸才能“拯救历史”。而且报纸的空间传播功能在他看来又超过同 时代 兴起的学堂与学会。因为前者可以“将以风气浸灌于他省,而予之耳,而授以目,而通其心与力,而一切新政、新学,皆可以弥纶贯午于其间而无憾矣。”[1] (P41)正是对于报纸超越时空的意义的体认,使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认为可以通过报纸来“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从而把古老的中国导向一个现代的强大的未来。秋瑾在其创办的 《中国女报》的发刊词末尾就这样直言到:“然则具左右舆论之势力,担监督国民之责任 者,非报纸而何?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 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为迷津阀,为暗室灯,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2](P80)报纸承担了启蒙的功能,也就是给处于“暗室”和“迷津”中的中国以光明的指向,在知识分子对未来的畅想中,过去已然属于沉默的历史,未来等待着被创造,因此亢奋的情绪笼罩着这个沉闷的时代。这种亢奋所酝酿的是知识分子的志士化气概,甚至 发展 到巅峰状态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烈士精神。陈建 华就认为:“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是由恐惧革命而突然转向欢呼革命。造成这一戏剧性 的转变,除了因为清廷失却了正统地位外,更重要的是因革命一词已突破传统而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的意义,在宣扬暴力手段的同时亦包含着有关民主和民族 内容 的社会变革的种种许诺。”[3](P18-19)关键的 问题 是这种单向度的进步史观随着报纸的兴起迅速地被传播和接受,人类历史被预设成一个直线上升不可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桂皮醛在常用溶剂中稳定性考察—.PDF VIP
- 党群部笔试题目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党群办公室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党群部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2025)党群部笔试题目与答案.docx VIP
- ASTM E1820-2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Fracture Toughness 断裂韧性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雷克萨斯-Lexus LS-产品使用说明书-LS460L-USF46L-AEZGHC5-LS460LOM50E87C-1509.pdf VIP
- 2014最好的十个企业即时通讯软件排名 .doc VIP
- 2025届职教高考语文复习学习任务3-1科学类文本阅读课件(共95张PPT)(广东省).ppt VIP
- 工段长述职发言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