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1840年~1895年)课件报告.ppt

【状元桥】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1840年~1895年)课件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状元桥】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1840年~1895年)课件报告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2.区分不清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特征 典例2 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 ①割占土地 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外国人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错因分析】本题容易错选A项或C项,错因在于未能正确了解甲午战争前后列强侵华的不同特征。以甲午战争为界,之前列强经济侵华基本上处于商品输出阶段,所以逼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涉及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如①④。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由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③属于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答案为B项。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纠错笔记】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对点训练2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C项。A、B两项处于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考点二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的探索 1.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评价 (1)积极:继承了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和推动现代化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 (2)局限性:①这一思想中的“中学”和“西学”、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未消除,影响了其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之上,无法弥合中、西学之间的冲突,直接导致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的失败。②19世纪末,还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识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被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考题1 (2016·重庆卷,6)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考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推寻本原,何尝不以……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等关键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鱼肉百姓,故选D项。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四 变式1-1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