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選讀上課討論內容小組第四組組長唐誠佑組員顏苑庭、劉玫芳.docVIP

名著選讀上課討論內容小組第四組組長唐誠佑組員顏苑庭、劉玫芳.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著選讀上課討論內容小組第四組組長唐誠佑組員顏苑庭、劉玫芳

名著選讀上課討論內容 小組:第四組 組長:唐誠佑 組員:顏苑庭、劉玫芳、王靖惇、周偉捷、江品勳、黃侑賜、黃俊民、張稚齊、 盧景宏 書名:萬曆十五年 題目:李贄的政治哲學和行事風格為何?請至少個舉五項說明,並分析造成他最 後下場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張稚齊 紀錄:江品勳、王靖惇 ◎討論內容 劉玫芳: 一、政治哲學: 受「泰州學派」影響,但以「異端」自居。針對當時官學和知識階層獨奉儒家程朱理學為權威的情況,貶斥程朱理學為僞道學,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詩文多抨擊前七子、後七子復古之主張,認為《西廂記》、《水滸傳》就是「古今至文」。公安派受其影響較深。晚年頗好史學,據歷代正史纂《藏書》,又廣泛收集明代資料撰寫《續藏書》,對傳統史學觀點有所突破。 承認個人私慾,「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 「天盡世道以交」,認爲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關係、商業交易合乎天理。 他的思想方法與當時的儒家主流官方思想格格不入,包括反對八股文,歌頌秦始皇,主張男女平等、自由婚姻等,但仍受到不少儒士文人包括李廷機等當時有影響的人物的好評。 以下是李贄的幾個政治思想: (1).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 (2).提倡人類平等 (3).反對封建禮教 (4).反對理學空談,提倡功利主義 (5).「至道無為」的政治理想 二、行事風格: 自幼倔強難化,「不信道,不信仙、釋,故見道人則惡,見僧則惡,見道學先生則尤惡。」 苦悶的探索,以心為鑒,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最終也淹沒於眾人的口水之中。 其實李贄是一個很與眾不同的人,作任何事都是順著自己的心,而不管大眾的想法,講白一點就是一個很固執的人,不懂得放下一些身段去迎合別人。所以他常常反世道而行。因為這樣,常常和當道的人不合,以至於得罪了很多人,造成了自己一生的坎坷。 三、最後下場: 當李贄要侍者幫他剃頭時,趁侍者離開,拿剃刀自刎,但一時沒有斷氣。當侍者問他為何要自盡,他的回答是;「七十老翁何所求!」,但他是在自刎兩天以後才脫離苦海,而給皇帝的報告則是「不食而死」。 四、個人心得: 我覺得李贄是一個很可憐的人,連死都不是痛痛快快的死,但仔細想想,這也是他自己的個性所造成的,如果他做人處事可以在圓融一點,或許就不是這樣的下場了。 而對於他所說過的話,有一句我很認同,他說:「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禍。然而禍來又不即來,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嘆塵世苦海之難逃也。可如何!」,看到這句話時,一開始是會心一 笑,但思考過後,覺得這句話真的講的很棒,讓人很有感覺。 黃侑賜: 一、政治哲學與行事風格 (1).他一方面自我批評,一方面又自我憐惜。 (2).批評別人缺乏誠信,也同樣指責自己缺乏誠信。還懷疑自己用佛門的袈裟 遮掩了「商賈之行之心」,「以欺世盜名」。 (3).他以特行卓識而見稱於當代和後世,和常人有相同的看法,即作官的目的, 本來就是名利。他的誠實再於能夠坦白承認這一目的,而不打出去絕私慾、 為國為民等等高尚的幌子。 (4).勸告朋友不要輕易削髮為僧,尤其是有近親的人更要三思而後行。 (5).李贄雖然身入空門,卻沒有受戒,也不參加僧眾的誦經祈禱。他喜愛清潔 成為癖好,衣服一塵不染,經常掃地,以致「數人縛帚不給」。李贄仍保持 著官僚學者的生活方式。 (6).李贄強烈的抨擊這些被抨擊者之後,還是不得不依賴這些被抨擊者的接濟 的生活。言行不一。 (7).他的學說破壞性強而建設性弱。他沒有能創造一種思想體系去代替正統的 教條,原因在於當時的社會不具備接受改造的條件。當他發現自己的學說 沒有付諸實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術化或神秘化。 (8).李贄承認他確實在麻城「出入於花街柳市之間」,但是這種世俗所認為不對 的行為在無善無惡的領域中,不足成為指責的根本。在李贄看來,他的行 為不過是佛家的「遊戲三昧」,道家的「和光同塵」,因之他以「無善無惡」 做為標幟,硬是不肯認錯示弱。 (9).對於「天下之重」的責任,李贄則認為應該由宰輔大臣來承擔。他所期望 於大臣的,是他们的執政功績而不是道德言辭。一個奇才卓識的人,在為 公眾的福利做出貢獻的過程中,決不能過於愛惜聲名,因而瞻前顧後,拘 束了自己的行動。它可以忍辱負重,也可以不擇手段已取得事實上的成功。 這種捨小節而固大局的作法被視為正當,其前提是以公眾的利益為依歸, 而在論理上的解釋則是公眾道德不同於私人道德,目的純正則不妨手段不 純。 (10).李贄更為大膽的結論是一個貪官可以為害至小,一個貪官卻可以危害至 大。 (11).李贄不承認女性的天賦低劣,在他看來,歷史上有一些特殊的女生甚至比 男人還要能幹,比如他就屢次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