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四课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政治第四课训练

高二政治 第四课训练 一.选择题 1.逆境和顺境往往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的两种外因条件,顺境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会使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会给人以艰难、困苦,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说明 A.逆境和顺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顺境是有利于人的成长的外因条件,逆境是不利于人的成长的外因条件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能否成才在于内因 D.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要扬长避短,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事实说明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B.内因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有两种状态,它们是, A.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 B.静止和运动C.量变和质变 D.变化和发展 4.“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与重、小与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轻与重、小与大是无条件地互相转变的 D.量变与质变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C、只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D.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江泽民同志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时强调,西部大开发确系百年大计、千秋功业,要抓住机遇,团结奋斗,扎扎实实地把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搞好。“西部大开发确系百年大计、千秋功业”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联系观点 B.发展观点C。矛盾观点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7.上题材料中强调“抓住机遇”,其哲学依据是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C.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性 D、事物的发展,需要经过量变与质变的多次反复 8.以下成语、俗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①滴水穿石 ②物极必反 ③刻舟求剑 ④断章取义 ⑤墨守成规 ⑥失败乃成功之母 ⑦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⑧统筹兼顺 A.①②③ B.④⑤⑥⑦ C.③④⑤ D.③⑤⑧ 9.“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如下哲理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1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B.内因只有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 C.外因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展 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1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强调的是 A.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B.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丈夫。”孟轲的这个观点认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外因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 13.苏轼在《范增论》中讲到刘邦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关系时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这段话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4.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 A.内因 B.外因 C.矛盾 D.主要矛盾 1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 ① 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② 包括数量增减和各构成成分的排列结构的变化 ③ 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主次地位没有易位、统一体尚未破裂的状态 ④ 原因在于事物外部矛盾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变 ① 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② 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地位相互转化引起的 ③ 是事物数量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 ④ 是新事物战胜取代旧事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 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这个事实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B.一般说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量变能引起事物性质的改变 D.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注意引起事物质变的数量界限 18.下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