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体创新-定制一个创意工作坊
群体创新——定制一个创意工作坊
By 勺子杀人狂
[核心提示] 创意工作坊是一种有效激发设计创新的方式,然而并没有得到多数人了解。本文通过设计工作坊的六个步骤来梳理一个创意工作坊流程,希望对关注产品创新的朋友起到借鉴意义。
关于工作坊,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通过新浪微博( 李一舟 DESIGN )和微信(design-innovation)与我交流,我会不定期举行创意工作坊,非常欢迎不同行业的人来参与群体创新。同时,我的一本关于如何做设计工作坊的书也在与两家知名的出版社进行磋商,最快明年可以买到。为了维护参与这次工作坊的朋友们的群体创新成果,同时表示我对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敬畏之情,我并没有把大家碰撞出来的超赞的想法贴出来,敬请读者谅解。
笔者已经有一些作为组织和参与者与企业合办工作坊的经验,深深觉得工作坊虽好玩,但更重要是传递价值 – 给参与者、赞助的企业和类似“可穿戴设备的可能性”这样的主题丰富更多内涵。可惜我的客户里面基本看不到国内企业的影子,倒是不少国外大企业愿意找我做工作坊来研究中国用户。更多的国内企业还拿着望远镜紧跟海峡彼岸的硅谷,深怕没抄到新一轮的创新服务,却不愿看看身边老百姓的需求,以及咱们自己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创见。
在设计圈内,工作坊(workshop)是一种通用方法,不管你是真的想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巧妙的环节设置来获取创意,还是拍了一堆好看的图片来忽悠客户,总之只要提到工作坊,那已经是设计研究中一个不可不知的领域。在跨出设计圈之前,我以为地球人都应该知道工作坊,但是我错了。
事例 1:半年多之前,我应邀给一家教育培训企业做产品部门的设计培训。为了更好的将一些设计观念融会贯通,我利用一整个下午组织了一个设计工作坊。我非常负责任的兼顾任务设计和交互性,参与者也乐在其中,我以为这会让客户非常的满意。但是在整个工作坊结束后,客户的产品负责人(参与了全程工作坊)却向我抱怨:“我们支付费用学习设计方法,你却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给我们搞沙盘演练。这样的事情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希望下次你可以带点干货。”
我很受打击,于是第二天整天都在讲网页设计的 1、2、3、4 法则。在结束一天授课之后,同一位负责人很兴奋的找到我:“今天的内容很好,我们收获很大,原来你肚子里真的有货!”对此,我非常无语,我很想告诉他,这样的知识讲授我甚至不用备课都可以讲一天,而工作坊的设计我却需要反复思考和修改,其实工作坊的价值远不是沙盘演练可以取代的。
事例 2:同样是在半年前,我给一家大型电商做产品线改进的用户体验咨询,主要对接的就是他们的产品团队。产品经理个个经验丰富,有激情、能 coding、有产品感觉同时涉猎广泛,整个合作过程很愉快。我作为一个设计研究者,少有的碰到国内客户可以这么认可前期研究的价值而不是紧盯数据和运营。但是,当我提及要使用“工作坊”来收集用户数据并且创新产品概念时,他们对于工作坊基本没有概念,这让我很吃惊,甚至怀疑是不是我的表述有问题。原来在很多的产品团队里,并不会使用这么好的方法。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为了说明,设计创新虽然被喊得很响,其实方法和流程远没有被融入到企业的创新机制中。本文想通过我最新的一个《智能沟通生活方式探索》的设计工作坊的 6 个具体步骤(phase 1-6)来梳理一个创意工作坊的流程,希望对关注产品创新的朋友们有点借鉴意义。
Phase 1: 前期准备
对于别的研究我不敢说,但是工作坊来看,前期准备占到总体工作量的接近一半。主题确定、人员招募、研究方法拟订、任务和时间节点确定,各种设备和工具购买借用、场地选定和设备调试等等,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具体到我这次的工作坊,是针对香港和北京年轻人手机和平板使用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基础设施、收入等因素进行的差异性研究。因此,在工作坊之前,我的合作者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研究者陈昕博士已经准备了港人的手机使用的情境报告,我则是准备了一个用于展示和启发参加者思路的 App 集,用来展示年轻人如何基于移动设备使用碎片时间来吃喝玩乐。在这里,说一下工作坊的几个要素和原则,如下图 1:
Phase 2: 破冰+介绍
长篇大论的讲授不是工作坊追求的,我们两个组织者用半小时把工作坊的所有需要说明的部分阐述清楚。接着我们使用预备好的情境卡片(白卡纸上印制医院、公交、咖啡馆、厕所等人们典型的使用手机的场所),要求参与者抽取并“吐槽”在这些环境里面的智能设备使用体验。这个破冰游戏是必须的,否则一大帮并不熟识的人要在接下来一整天里集中创意,不事先活跃气氛让大家熟悉起来,之后的操作会很困难。借此,我们收集了一大堆问题点,这个都可以作为之后大家进行发散创意的原点。作为主持人,我负责调动参与者的情绪,时不时讲几个笑话,同时注意哪一位参与者情绪不高,以及谁说话太多,保证大家都有机会表达看法,同时不会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