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综合检测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老年人口比例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人口学家一般将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在50%以下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人口红利期大约持续(C)
A.5年 B.15年
C.35年 D.65年
2.以下措施不利于我国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D)
A.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
D.限制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大致在1995~2030年间人口抚养比小于50%,为“人口红利期”。第2题,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城乡之间的人口合理流动,能平衡地区间的劳动力差异。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社会养老体系,能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就业优先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均能充分利用劳动力,减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的这个区域最可能是(C)
A.居民住宅区 B.钢铁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公园游览区
4.该区域地铁客运量的日变化直接反映了(D)
A.住宅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用地减少
C.工业区与住宅区分离
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3~4.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中心商务区的特点。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白天人口大量流入,夜晚人口又大量流出,人口昼夜差异大,符合中心商务区的特点。白天人们从住宅区流向中心商务区上班,夜晚下班又回到住宅区,说明了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的分离。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
5.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A)
①地处东部平原、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安庆—无为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滁州—长丰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巢湖—庐江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合肥—马鞍山—庐江
7.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D)
A.自然环境优美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量多价廉 D.科技力量雄厚
5~7.解析:江淮城市群地处江淮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拥有长江、京沪铁路等便利的水陆交通线;远离海洋,气候的大陆性强;地处我国中部,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差。六安与巢湖城市等级相同,小学数量也大致相同。科技创新型城市依托的是雄厚的科技实力。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其中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8~10题。
8.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D)
A.K2曲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9.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C)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10.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A)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8~10.解析:第8题,AB曲线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显然是以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第9题,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故协调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持续性原则。第10题,生态城市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要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这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分散城市职能等措施来解决。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该作物(A)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1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D)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安全】电力安全复习题材料.doc
- 【电气控制与PLC】习题、测及材料.doc
- 服务顾问培训-保养教材.ppt
- 服务规范及顾客投诉教材.ppt
- 【干货】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实务最全版材料.doc
- 服务行业礼仪培训2教材.ppt
- 【干货】新三板挂牌上市整体流程材料.doc
- 2014年全国外经贸考试(外贸会计)材料.doc
- 2014年全球矿业形势与2015年展望材料.doc
- 服务客户的十大法宝教材.ppt
- 少儿编程教育平台在2025年的教育培训行业趋势预测.docx
- 快消品企业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效果评估与消费者满意度研究报告.docx
-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营分析.docx
- 2025年电商平台跨境进口风险管理与技术创新报告.docx
- 少儿编程教育平台在2025年的教育资源共享与平台整合报告.docx
- 元宇宙虚拟人技术应用现状与市场潜力2025年预测报告.docx
- 跨境电商文具礼品市场2025年布局指南:保税仓选址与可行性分析.docx
- 绿色制造技术在钢铁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报告.docx
- 探讨2025年药品生产绿色工艺创新与应用前景.docx
- 聚焦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申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