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现状  (一)资源与环境 1、水面资源。全区水域面积1000万亩左右,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本研究所指的鄱阳湖区包括:彭泽、湖口、都昌、九江、星子、德安(含共青城)、永修、鄱阳、余干、万年、乐平、余江、进贤、南昌、新建县,瑞昌、丰城市及庐山区,共18个县(市、区)外湖增殖捕捞面积400万亩。目前开发利用于水产养殖的面积为250万亩。 2、草洲资源。目前草洲面积为200 余万亩,湖区年产鲜草20亿公斤以上。干草可消化蛋白质接近稻谷含量,草洲饲草牧用价值很高。 3、低洼田资源。湖区有宜渔低洼田300多万亩,农(渔)业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已开发用于渔业的为 15.41万亩,利用率为5%左右。 4、渔业资源。据调查统计,鄱阳湖有鱼类122种、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 5、总体生态环境。目前,鄱阳湖水质总体情况良好,绝大部分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局部水域少数指标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 1、水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 湖区历来是我国、我省重要的水产品产地。200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251万亩,占全省的46.1%,水产品总产量为72.99万吨,占全省的46.69 %;渔业产值达到61.63亿元,占全省渔业总产值的43.06%。主要发展经验:一是清晰的渔业发展思路,明确的主攻方向,是湖区渔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湖区半数以上的县有自己的特色品种和主导产业。二是大力推进“一条鱼一个产业”、“一县一品、数县一板块”的产业化发展是湖区渔业快速发展的较好模式。目前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达到6个,超过20%的达到12个。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是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产业发展素质的有效手段。2004年,湖区特种水产品产量22.16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30.36%;特种产值32.45亿元,占湖区渔业总产值的52.65%。 2、草食禽畜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经验 湖区草食畜禽历来以水牛和水禽为主,鹅的饲养量较少。但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牛饲养量有较大下降,水禽生产也明显衰退。到2004年,湖区牛饲养量90多万头,养羊16万多头,水禽7855多万羽,其中鹅872多万羽。主要发展经验:一是大力发展“草—牛—渔”模式。在天然牧草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人工草场,发展养牛业,同时利用网围发展渔业。二是大力发展“水禽—渔”模式。利用水禽粪便促进水生饲草的生长,然后用水生饲草直接喂鱼。 3、水生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经验 到目前为止,湖区水生蔬菜生产面积为40万亩,其中藕莲20万亩,荸荠4.5万亩,水芹3.5万亩,茭白、菱、芡实、水芋等其它水生蔬菜12万亩。主要发展经验:一是因地制宜,适度开发野生藜蒿、野生菱角和芡实等特色产品;二是调整栽培时间,主动适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把水生经济作物作为当地农业中的重要产业来抓,做大产业规模。 (三)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不到位。目前我省还没有真正出台扶持湖区“三水”产业发展的政策,渔业“非农非工”现象就比较典型。一方面,渔业不仅享受不到涉农的优惠和扶持政策,而且很多地方渔业用地、用电没有享受到农业用地、用电的政策,甚至国家批准建设的水产原良种场项目用地都难以解决;另一方面,渔业养殖基地不能作为银行贷款抵押物,渔业生产者难以通过金融信贷渠道解决流动资金。 2、投入少,基础建设较为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科技制约问题突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关键技术急需解决。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开发技术、淡水鱼保鲜与加工技术、养殖关键环节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蚌瘟病的防治技术等急需加以研究和解决;种草养畜的配套技术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技术入户率不高;水生蔬菜科研开发力度小,科技含量低,单产低,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仍处起步阶段。 4、经营体制和机制不活。有些水面目前仍产权不清,管理权限不明,难于做到可持续开发利用,甚至是纠纷不断;湖区水面养殖开发特别是大水面承包期过短,造成对水域的掠夺性和使用,不利于水面资源可持续开发。生产经营普遍偏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 5、技术推广体系薄弱,不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中介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较为滞后。 6、专业或批发市场建设滞后,缺少加工型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湖区水产品年加工率为10%;水生蔬菜加工业落后,品牌意识淡薄,蔬菜年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2—15%,以腌制品、罐头制品、冷冻品等较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保鲜、干制、汤制等较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偏少。 7、滨湖地区的血吸虫病危害严重,影响了草食畜禽的发展;鄱阳湖采砂船作业对渔业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湖区部分地方不注重鄱阳湖及其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涉及渔业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