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沁阳文化

沁阳文化资源介绍之三(名人文化资源) 来源:[文化局] 发布单位:[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08-7-9 11:27:00] 沁阳文化资源介绍之三 名人文化资源 沁阳,北依太行,南面黄河,土地肥沃,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闻名世界的自然科学家朱载堉堉、台湾名宦曹瑾、狼牙山五壮士之 一宋学义等就出生在这里。在这六百二十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一百二十多位历代名人,以下重点介绍三位名人:朱载堉、李商隐和曹瑾。 朱载堉?? 生于公元一五三六年,卒于公元一六一一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又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隐居时自称九峰道人。明嘉靖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公元一五三六年六 月七日),出生在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郑王府邸,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堉经历喜靖、隆庆和万历三代,在起伏坎坷中度过 了光辉的一生。 朱载堉十五岁那年,他父亲恭王朱厚烷上疏直谏。劝嘉靖帝修德讲学,引起了世宗的强烈不满,加上盟津王之子朱佑善急于夺爵复位,诬陷恭王有“叛逆”之罪,嘉 靖二十九年九月(1550年11月)郑恭王就被削为庶人,禁入高墙。这时,朱载堉正当卒业、选婚之年,面对这飞来的横祸,痛感朝政积弊和世态炎凉将带来的 严重后果。他愤然筑土室于宫门外,下定决心走“述家学,成父志”在科学文化上奋力登攀的人生道路。 从三十二岁复爵到五十八岁退隐前的二十多年里,朱载堉继创立“舞学”,又独立完成了《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律吕精义》和《历学新说》等著 作,树起了登上乐律学顶峰的光辉标帜。他考异同,辨疏密,认真总结传统律学的经验,依据“同律度量衡”学说,运用自制的双排八十一档五百六十七子大算盘, 通办开平方、开立方计算,解决了古代不同进位制的换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数列的公式,“发千载之秘,破万古之惑”,于万历九年(1581年)创立了震古铄今 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完成了每律的计算结果,其精确度达到小数点以后二十四位。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件建立在十二平均律理论基础上的定音乐 器“弦准”(律准)。朱载堉又提出“异径管说”,制造出一套铜质律管,使不同的律管都准确的发出具有一定音高关系的音。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理论和实践成果的 问世与传播,打开了音乐殿堂的新天地,引发了世界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沁阳)雍店(今新店)人。祖父迁居郑州荥阳,商隐生于其父做获嘉县令任 所,3岁随父居浙江,度过6个春秋,10岁时,其父病故,随母返回故乡。从叔李某,水从禄仕,商隐与弟此后数年由从叔“亲授经典,教为文章”。15岁学仙 玉阳,16岁著《才论》、《圣论》两篇古文,颇有声望。 十九岁那年以文才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聘为幕僚。在令狐楚的指点下,李商隐很快又成为骈文名家。;三十五岁时,得中进士。就在这年冬天,令狐楚去 世,李商隐失去幕职。参加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并和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当时,以牛僧儒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属 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牛党中人就骂他“背恩”、“无行”。此后牛党执政,李商隐一直受到排挤,在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 活,四十六岁那年,终于怀着报国无门的悲愤,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昏聩腐败,勾心斗角,对研究晚唐社会历史和诗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传世名著有《樊南文集》、《玉溪生诗集》等。 曹? 瑾(1786—1849)初名瑾,字怀朴,号定庵,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人。曹瑾自幼聪敏好学,才华过人。嘉庆十二年,二十岁的曹瑾就以大挑一 等举于乡(中解元),签发直隶。历署平山、曲阳、饶阳、宁津等县事。后拣发福建署将乐,改闽县,兼福州海防同知。曹瑾所到之年,除暴安良,赈饥济贫,深得 民心。 道光十七年春,曹谨被调至台湾凤山县。时值凤山发生大旱“饥民遍地,盗贼纷起”,曹瑾到任后,即“巡行境内,问疾苦诘盗贼,剔弊除蠹,顺民之欲,而次弟施 之”。同时,又时刻思考着解决凤山灾害的根本方法,他认为:“弭盗莫如足食,足食莫如兴水利”,轻徭薄赋,赈济灾贫,只能解决暂的困难,不能解决根本。只 有兴修水利,改造自然,使其旱涝保收,人民才以能安居乐业。于是带领随从,翻山越岭实地考察,拟定了引下淡水溪之水灌溉田地的方案。曹瑾集绅耆、招巧匠, 发动全县乡民捐资出力,其开渠塘,筑埤修圳。共掘圳一百三十多公里。至此凤山“收谷倍增,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道光十八年,台湾巡道姚莹,命 知府熊一本前往勘察,熊观后大加赞赏,为表彰曹瑾的功绩,将其命名为“曹公圳”,并为文刻石纪其事。道光二十一年,凤山又遭大旱,当已调离凤山的曹瑾听到 曹公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