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30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人教版).docVIP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30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30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人教版).doc

第三十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年6月26日9时41分许,神舟十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务主着陆场结束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我国使用火箭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一名词最早可能出现在下面哪部著作中(  ) A.《史记》          B.《唐史》 C.《明史》 D.《资治通鉴》 解析:选B 我国的火药技术在唐末才开始用于军事中。因此,火箭这一火药武器的出现不会早于唐朝。 2.(2014·宁德模拟)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解析:选C 马丁·路德的话是说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作用。A、B、D不符合题意。 3.“从春秋到清同治十一年,史书记载了2 600多年的985次日食。从汉代到公元1638年,史书记载了112次黑子。从汉代到明代,史书记载的新星是90个。从公元前240年到1910年,哈雷彗星共出现29次,我国每次都有记载。”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科学家勇于思考的精神 B.古代科学家持续实践的精神 C.古代科技重视经验的总结 D.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领先世界 解析:选B 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在持续观察天象,故选B。“勇于思考”“重视经验的总结”“领先世界”的说法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 4.(2014·邵阳联考)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这发生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选B 注意利用时间1279年和人物郭守敬,即可得出答案是元朝。 5.(2014·浏阳一中月考)《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解析:选D 本关键信息:“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A项“八大篆书字体”说法错误;B项题干没有反映出来;C项“汉代”说法错误;D项对材料的解释是正确的,D项正确。 6.(2014·马鞍山模拟)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 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 解析:选D 图片中的画中有诗,诗句可以表达中国古代绘画的内在涵意,这是文人画的突出特点。再结合苏轼的评语,他强调胸中先有竹意(有人认为这是灵感),再起笔描画。两个材料都强调画家心中之意,体现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画中有诗的特点。A、B 是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C 项印象画派产生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正确。 7.(2014·嘉兴高三基础测试)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 解析:选C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8.(2014·南昌一中、十中高三联考)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解析:选B 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9.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镇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解析:选D 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但经过了文学加工,并不是原始资料,排除A项;盛泽镇在南方,B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