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结训练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doc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2014.随州模拟)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D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商业繁盛局面,D项与图片场景相符。A项体现的是严格限定经营场所的特征,B项体现的是农村集市的分布特征,C项体现的是夜市的特征,均不符合图片的场景。
2.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解析:D 材料前半句大意是商旅携带便钱至诸州,可以兑换成货币,以便进行交易,由此可判断“便钱”是兑换货币的凭证。材料后半句是对“便钱”的解释:“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故可以看出“便钱”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故排除A、C两项;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排除B项。
3.“(苏州)为水陆冲要之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即如嘉、湖产丝,而绸缎纱绫,于苏大备,价颇不昂。若赴所出之地购之,价反增重,货且不美。”材料没有反映的信息是( )
A.形成丝织品集散中心 B.商品物美价廉
C.市场受官府严格控制 D.城市商贸繁华
解析:C 材料大意是:苏州处于水陆交通的要地,南来北往的商船、车辆和外商都汇集在这儿。……嘉、湖产的丝,绸缎纱绫在苏州数量较多,价格较为平稳。反而到产地去购进丝、绸缎,价格很高,而且质量并不理想。据此,分析各选项,A、B、D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有体现,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本题选C项。
4.(2014扬州二模)解读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
唐朝长安东市(局部)示意图
①印刷业中使用活字技术 ②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市署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④邸店兼营旅店、货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解析:C 注意题干图片下方文字“唐朝长安东市”,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代,排除①;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②;唐代实行坊市制度,“市”由官府严格管理,③表述正确;④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
5.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时代) 弘治
(1488~1505年) 嘉靖
(1522~1566年) 万历
(1573~1620年) 吴江县 3市4镇 7市4镇 10市7镇 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江南城市的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解析:D 材料反映了吴江县市镇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商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工商业市镇发展,尤以江南为盛。
6.(2014福州模拟)据明代《海澄县志》记载:(漳州月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指交际应酬)皆夷产”,成为“闽南一大都会”。这反映了当时月港( )
A.对外贸易频繁 B.民营手工业发达
C.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社会习俗西化
解析:A 题干引文大意是:在漳州月港,农民和商人与洋人进行贸易,交易中的物品都是外国的物品。说明此时对外贸易频繁。
7.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
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B.鼓励土地买卖
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
D.禁止开垦荒地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材料信息“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明人们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
8.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
解析:C 据材料信息唐政府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及对“老男、残疾”和“寡妻妾” 授口分田,体现出政府对老弱百姓的关注,故C项符合题意。
9.(2014三明质检)“中国封建社会的商人高利贷者可以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主,这不仅缓和了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而且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经济上的三结合。”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专卖制度 B.重利轻义观念
C.土地私有制度 D.工商皆本思想
解析:C 在土地私有制度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我们的中华文化.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我们的民族精神.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我国的政党制度.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及宗教政策.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投资理财的选择.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文化与社会.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 文化创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