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吸收二氧化硫課程设计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说明书专 业班 级姓 名班 级 学 号指 导 老 师日 期 2013-05-20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常压下,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炉气中的二氧化硫一、设计条件1. 操作方式:连续操作;2. 生产能力:处理气量:2402m3/h;3. 操作温度:20℃;4. 操作压力:常压;5. 进塔混合气含量;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5.2%;其余为空气;6. 进塔吸收剂:清水;7. 二氧化硫回收率:95%;二、设计要求 1.流程布置与说明; 2.工艺过程计算; 3.填料的选择; 4.填料塔工艺尺寸的确定; 5.输送机械功率的选型;三、设计成果 1.设计任务书一份; 2.设计图纸:填料工艺条件图四、设计时间2013年5月1日-------2013年5月24日 (第12周——第13周)五、主要参考资料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汤金石,化学工程出版社,1990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海医院设计院传质与分离技术,周立雪,化学工业出版社流体流动与传热,张洪流,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王明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刘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六、指导老师:化工反应及设备教研室2013年2月目录第一章 前言11.1吸收技术概况11.2吸收设备发展1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第二章 吸收塔的设计方案42.1吸收剂的选择42.2 吸收流程选择5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52.2.2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62.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72.3.1吸收塔设备的选择72.3.2填料的选择82.4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102.5 操作参数的选择112.5.1操作温度的确定112.5.2操作压力的确定11第三章 吸收塔的设计内容123.1 基础物性数据123.1.1液相物性数据123.1.2 气相物性数据123.1.3气液相平衡数据123.2物料衡算133.3 操作线方程143.4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153.4.1 空塔气速的确定153.4.1 液体喷淋密度的求法173.4.2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183.4.3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213.4.4填料层高度213.5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223.6 液体分布器计算233.6.1液体分布器233.6.2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243.6.2.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243.7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253.8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263.8.1多孔型液体分布器263.8.2直管式多孔分布器263.8.3排管式多孔分布器263.8.4填料支撑板263.8.5填料压板与床层限制板273.8.6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273.8.7人孔27参考文献29设计方案总结30第一章 前言1.1吸收技术概况当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组分溶解与液体中,而不能溶解的组分仍留在气体中,使气体得以分离。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实际生产中,吸收过程所用的吸收剂常需回收利用,故一般来说,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因而在设计上应将两部分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作为吸收过程的工艺设计,其一般性问题是在给定混合气体处理量、混合气体组成、温度、压力以及分离要求的条件下,完成以下工作:(1)根据给定的分离任务,确定吸收方案;(2)根据流程进行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确定工艺参数;(3)依据物料及热量衡算进行过程的设备选型或设备设计;(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5)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1.2吸收设备发展在吸收过程中,质量交换是在两相接触面上进行的。因此,吸收设备应具有较大的气液接触面,按吸收表面的形成方式,吸收设备可分为下列几类:(1)表面吸收器 吸收器中两相间的接触面是静止液面(表面吸收器本身的液面)或流动的液膜表面(膜式吸收器)。这类设备中的接触表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吸收器构件的几何表面。这类设备还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在这类吸收器中,气体在静止不动或缓慢流动的液面上通过,液面即为传质表面,由于传质表面不大,所以此种表面吸收器只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的场合。通常将若干个气液逆流运动的吸收器串联起来使用。为了能使液体自流,可将吸收器排列成阶梯式,即沿流体的流向,后一个吸收器低于前一个吸收器。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的效率极低,现在应用已很有限。只有从体积量不大的气体中吸收易溶组分,并同时需要散除热量的情况下才采用它们。这类吸收器有时还用于吸收高浓度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公司完整版审批权限表.doc VIP
- 2025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马自达-马自达6阿特兹-产品使用说明书-马自达6阿特兹 2.5L蓝天尊崇版-CA7250ATE4-MAZDA6ATENZA用户手册.pdf VIP
- 泡泡玛特简介.pptx VIP
- 马勒第一交响曲(钢琴版)第3乐章.pdf VIP
- 西门子断路器3WL操作手册.pdf
- 《产业园区投建营数字化平台建设指南》.pdf VIP
- 00015 《英语(二)》高频 100 题.doc VIP
- 2024年一建管理真题完整.docx VIP
- 中医面诊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