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赛迪IT评论第7期-激光电视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案例.doc

2015赛迪IT评论第7期-激光电视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案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6月15日 第7期 总第54期 激光电视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内容提要】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海信、长虹、华录、光峰华影等国内企业纷纷发布自主研发的激光电视。这类新型显示技术再次成为业界热点。激光电视相比于传统的显示方案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系统性能、用户体验和市场认可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激光电视的应用领域局限于某些细分市场。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也是我国激光电视产业的瓶颈,未来发展我国的激光电视产业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激光电视 大尺寸 短板 作为国内电视行业龙头的海信于2014年9月率先上市了一款名为VIDAA MAX的商用激光电视,并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就整个激光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激光电视其实早已有商业化的产品推出,并且也出现过产业热潮,但却很快退去。一类产品能否取得成功,技术和功能只是部分因素,是否有高的性价比以及能否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才是更重要的。同时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完备产业链的建立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激光电视独具特色,商业产品陆续推出 (一)激光电视的基本原理 从技术上来看,激光电视是由激光发射器、调制器、偏转器和屏幕组合成的显示系统。当系统接收到视频信号后,分离成三色(红、蓝、绿)的图像信号,再经过处理分别控制三色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相应强度的激光,并经过调制输出和信号同步控制后,通过投影透镜的光束扫描到屏幕上形成图像。 上述激光电视技术是比较理论化的,在实际的商业场景中,往往会综合考虑技术实现难度、产品可靠性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做出一些改进。例如,华峰光影和海信所推出的激光电视并没有采用三色激光技术,而是转向成本相对较低的单色激光技术:采用蓝色半导体激光器所发出的蓝色激光激发高速旋转的荧光粉轮,从而形成红色和绿色的光源。 (二)激光电视拥有独特的优点 激光电视作为第四代显示技术,其具有独特的优点: 首先,激光电视能够最完美地再现自然色彩。激光的单色性很好,从色度学角度来看,激光显示的色域覆盖率可以达到人眼所能识别的色彩空间的90%以上,是传统显示色域覆盖率的两倍以上,彻底突破前三代显示技术色域空间不足的缺点。 其次,激光电视可以实现大尺寸显示。由于激光显示是一种通过光学透镜系统进行投影显示的技术,因而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大尺寸面积投影效果。而传统电视若想实现大尺寸显示则往往受制于产线工艺的困扰,难以实现。 第三,激光电视的寿命很长,可以达到10万小时以上,而传统液晶电视的寿命只有3万小时左右,并且其能耗也较传统液晶电视低50%左右。 (三)各大厂商陆续推出商用激光显示产品 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就做出了国内第一部激光电视原理样机,在此之后的几年里国内外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样机与商业化产品,其中2011年日本三菱公司就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激光电视Laser VUE。国内产业巨头如海信、长虹、光峰华影等也纷纷加入激光显示阵营,并推出了各自的商用产品。 目前,国外掌握激光电视技术的厂商主要有:掌握GLV光阀技术的日本SONY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激光电视的日本三菱公司,拥有光阀和精密加工技术的日本爱普生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便携式投影技术的韩国三星公司,在激光器领域全球领先的德国欧司朗公司,拥有袖珍型激光显示专利技术的英国Light Blue Optics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激光技术的美国相干公司和德国耶拿光学公司等;国内厂商主要有拥有自主光机模组技术的海信公司、拥有领先的电视技术的长虹公司和拥有ALPD技术的光峰华影公司等。 二、激光电视应用领域有限,自身不足之处急需克服 (一)激光电视的图像质量并不出众 激光电视相较于传统的液晶电视,由于采用的是投影显示技术,因而其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复杂和昂贵的显示屏而只需要轻便廉价的投影屏就可以实现显示功能。但其在图像方面的弊端也较为明显:显示图像的像素密度较低。因而使得激光电视更多的时候只是应用在对像素密度要求不高的大尺寸显示领域,很难在未来主流的中小尺寸、高像素密度显示领域获得一席之地。 同时激光电视的图像亮度较低也是其短板:相较于自带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激光电视的图像亮度只有液晶电视的60%-70%,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二)激光电视系统综合性能尚待加强 激光电视在系统稳定性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之处:激光电视需要使用对机械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透镜系统对激光光束进行处理,而激光器本身也是一套对工作环境和系统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精密光学系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激光电视的应用范围大多限于工作环境较稳定的室内,而不适于在工作环境较恶劣的户外以及移动端设备上。 另外激光器工作时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