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光布

位于福建沙县邓光布将军祠 每年(古历)九月二十三举行祭祖祀典,不另行通知。凡要参加者请于前十日电话联系。联系方式见 最下方。 邓光布 邓光布 字明远,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才智谋略出众。唐朝乾符初(874年)任崇安镇将。时为唐朝末年,百姓深受动乱之苦。邓光布把县治从古县迁到杨篢坂,据险固守,使百姓免遭屠戮。杨篢坂就成为历代县治所在地。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进福建,邓光布率众抵御,中流箭而死。 邓氏入闽始祖邓光布 据《剑沙三元邓氏(革房)家谱》记载:南阳郡邓氏得姓第47世祖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的高密侯邓禹(字仲华)。邓禹一脉传至第29世邓静。邓静有4个儿子,分别叫光布、光天、光化、光日。四兄弟约在唐末分别从老家河南省固始县徙迁南下,“一子分过南红州;一子分过抚州;一子分过留州赤水县;一子分过南剑州沙县马坑荆山。” 邓光布(?-878年)是邓静的长子,字明远,唐乾符元年(874年)出任崇安镇将,驻守沙县。 乾符年间,战事烽起,社会动荡不已。邓光布作为一方的军事首脑从地方安全考虑,便与当时的汀州司录兼摄沙县事曹朋商议将县治从琅口古县迁到凤林岗杨篢坂(即今凤岗镇),这样可以据险固守,使百姓免遭土寇屠戮。 乾符五年,山东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率领十多万农民起义军,转战淮南,再渡江进攻虔(江西省赣州市)、吉(江西吉安市)、饶(江西波阳县)、信(江西上饶)等州。唐王朝任命高骈为镇海节度使(时治润州,今镇江市),负责率军阻击、镇压起义军。黄巢大军被迫转入浙东。起义军进入浙东后,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自衢州至建州,开仙霞岭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黄巢军主力沿衢州直插建州(即今建瓯)后,继续南下直抵南平、沙县。起义军一路摧枯拉朽,打败唐朝的各地方武装。唐朝廷急忙通令全国乡村“置弓刀鼓板”,以阻挡农民起义军入境。据《沙县志S226;军事》记载:“唐乾符五年(878年)冬,黄巢起义军入闽途经沙县,崇安镇将邓光布率部堵截,在洛阳(沙县人称为豆士溪,位于仙洲与古县之间,即今洋坊附近)桥头中箭身亡。” 邓光布死后葬于沙县南阳乡大基口村虹仔窠。 中和四年(884年),曹朋遂完成县治迁移任务。从此,杨篢坂成为沙县历代县治的所在地。民间称邓光布与曹朋为沙县“开县始祖”。 宋宣和五年(1123年),邓光布被追封为灵卫侯,并在位于沙县城关水南的凤凰山下修建祠堂;因此,邓光布祠堂又称灵卫侯邓公祠。 据《三元邓氏族谱》记载:邓光布有两个儿子。长子邓顼袭任舅舅罗石的职务,任建州将军。次子邓舜袭职为剑州将军。他率部属和族人在归仁里(今三元区荆东)田猎,并购置宅屋,安居乐业。经世代繁衍,邓氏后裔播迁福建、江西、广东及港澳台各地;因此,福建大多邓姓都尊邓光布为入闽始祖。 附: 邓光布入闽时间考证 福建邓氏入闽始祖邓光布入闽时间有两种说法:一、1992年,新编《沙县志S226;人物》载,邓光布“字明远,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才智谋略出众。唐朝乾符初(874年)任崇安镇将。……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进福建,邓光布率众抵御,中流箭而亡。”新编《三明市志S226;人物》也有相似的记载:邓光布“唐乾符初(874年)任沙县崇安镇(驻地杨篢坂仙洲)将。……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南下闽粤,于进军福州途中路经沙县时,邓光布率众抵御,中流箭而亡。”两书基本认定邓光布入闽时间在唐乾符元年(874年)。二、1992年第六次重修的《三元邓氏家谱》认为,邓光布是随王绪入闽。《家谱》载邓光布入闽有两处:一是三元后路邓氏金房第36世孙邓焜自撰的“家谱自序”中说:“布原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于唐末僖宗时,偕八姓随节度使王绪入闽。绪卒,王潮之第三弟王审知为闽越节度使,封布为崇安镇将;迨梁太祖篡唐,封审知为闽越王,而审知乃改布为剑州路将军。巡视沙邑,与浙寇斗,为流矢所中,没于油皇枋洛溪桥头。”二是“灵卫侯南津公传”中载:邓光布“唐僖宗时,由殿中侍御史,同王绪入闽;初为福州侯官县,继为崇安镇将,后为剑州路将军。”虽然两处叙述入闽时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入闽时间都一致,认为是“随王绪入闽”。王绪入闽时间,据《闽国史事编年S226;王潮篇》载:王潮、王审知兄弟是“中和五年(885年)正月,随绪入闽。”也就是说,《邓氏家谱》认为邓光布入闽时间是中和五年(885年)。两种说法,时间上相差12年之多。谁是谁非呢?因为邓光布即为邓氏入闽始祖,影响较大,其事迹常为学者论著所引用;而引用时往往各说各异,相当混乱,有必要进行一番考证。 笔者认为《邓氏家谱》所载疑点颇多。要说清楚邓光布入闽时间,首先得理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一、“偕八姓入闽”之说 历史上中原汉人名门望族南下,是有过“八姓入闽”之说。据《三山志》载:“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江左衣冠士族入闽者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