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氏春秋

邓氏春秋邓姓由来 唐《元和姓纂》中载: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为什么“子孙以国为氏”呢?首先这里的“子孙”是国民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论述:后邓国人为了纪念邓国改姓邓。但这是有点与常理相驳的,楚国是在东周末兼并最多国家的国家,从而在战国列国中为地域最广大的国家。史载楚灭邓,凡战以邓人为先锋,当然还有其他小国,楚国要给这些不同的士兵编种于是就以其原籍为“符号”,原邓国自然也习惯其他国家的人视其为“邓人”,于是在不断的与外界交流中自我的归属感加强,于是出现诸如“我是邓之东人”、“我是邓之西人”的地理归属敢,而在此前邓国的时候这种意识是很单薄的。中国很多姓氏的发源即为地理位子如“郭”,这样先有了地名后有了姓氏,最后姓氏和名字结合成了姓名,而尊邓曼公为“人文始祖”。(邓少毅|文 2007-4-29)以下为转载:邓国世系肇建于距今三千七百四十五年前的殷商王朝,为了使国有长君,王位的继承,大都采行“兄终弟及”的方式。公元前一四三三年,殷商的第十四代君主祖丁去世,先由其兄沃甲之子南庚继位,君临天下二十五年后驾崩,接下去,便轮到祖丁的长子阳甲接位。阳甲总共还有四个兄弟,依序为盘庚、小辛、小乙、曼,阳甲去世后,盘庚、小辛、和小乙,都先后继承了天下,可是,等到老四小乙在位二十八年后临终时,由于当时老五曼的年龄实在已经不小了,便没有传位于弟,而由其子武丁继位。这时候,或许为了安抚,继位后的武丁,便把叔叔曼封在河北的邓国。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三七四年),当时已经名闻天下的南阳邓氏,曾经开风气之先,率先编谱,谱成之后,王义之曾亲为作序。这部完成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族谱,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不过,最有贡猷的一部世系记录,只可惜现在已经无法找到了。或许正由于曾经有过那部古老谱牒作为根据,自殷代中叶的得姓开始,邓氏的世系,前后三千多年间,已经被衔接得有条不紊。邓国共传二十二代:第一世曼,第二世晁,第三世徵,第四世庆;第五世桓,第六世昆,由于商王无道,择周而事,第七世忠;第八世噶吉;第九世曰洛;第十世煦和;第十一世杞;第十二世朗喜;第十三世怡;第十四世沛;第十五世璧;第十六世淳;第十七世衡,第十八世略;第十九世宣(吾离);第廿世尚;第廿一世粹,第廿二世邓祈候明渊,邓国被楚所灭。邓禹 邓禹(公元2-58年),东汉初南阳新野三泉陂人。邓禹行淳内笃,知兵多谋,幼时尝游学长安,与后来成为汉光武帝的刘秀甚为相得,后刘秀收河北,计谋多出于邓禹。邓禹因破邯郸、杀王郎、镇压铜马农民义军,战功卓著,被拜为前将军;旋入河东,破绿林军王匡、刘均、成丹,遂成为位居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中兴元勋。刘秀即位,拜邓禹为大司徒、封赞阝侯,时邓禹年仅24岁,后又封其为高密侯,谥号曰元。现新野县城郊乡板桥铺村,乃邓禹故里,汉时称“三泉陂”。村南有邓禹后人于清咸丰年间所立“汉高密侯邓元公故里”碑楼,今犹存焉。如今,新野的邓氏传人,已繁衍至六十余代,其族谱现存于新野县档案馆,家族门支班辈载列甚详。据现有史料统计,自邓禹以后,历史上的邓氏名人,便有皇后1人,侯伯29人,公2人,大将军13人,州牧、郡守48人。到了当代,就造就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设计师、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邓小平。天下邓姓出新野(一) 邓姓出自邓国,是一个因国名而来的姓氏。与邓姓有关的邓国受封于殷商时期,第一位国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他因初用商朝皇族之姓而姓子,后因封蔓 (或赐姓蔓)而姓蔓。姓虽有别,其实为一。后传至祁侯时为楚所灭,子孙因国名而称邓姓。这便是今天绝大多数邓姓人的姓氏由来。邓姓在诞生以后,由于国家灭亡,其地属楚,邓姓遗民也被称为楚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西汉中叶,因一位名叫邓况的人自楚迁南阳 (新野)而彻底改变,邓况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南阳 (新野)邓氏的开基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汉之申世,邓况始自楚徒居南阳新野,子孙以农桑为业。光武时,有车骑将军宏,建威将军寻,复汉将军哗,渤海太守、黾阝侯邯,廷尉、西华侯晨,太傅、高密侯禹。禹子平寿敬侯训生和熹太后。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贯,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其世系具《后汉书》。”这是说,南阳新野邓氏在西汉中叶由邓况开基后,过了百余年默默无闻的农桑生活,直到东汉初年因家族中有人为东汉光武帝的中兴立下功勋而一跃成为钟鸣鼎食之家。查《后汉书》可知,东汉时期的新野邓氏主要有两支:其一是廷尉、西华侯邓晨所在的支系。这支邓姓人在西汉时就已是累世相继的官宦之家,其中如邓晨曾祖邓隆曾任扬州刺史,祖邓勋官至交趾刺史,父邓宏又任豫章都尉。至西汉末年,邓晨娶刘秀的姐姐刘元为妻。此后刘秀起兵讨伐王莽,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