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地形图的判读摘要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下,一位藏族老人对他的孙子说:“这是我见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少有4000米。”“不对,爷爷说的不对,书上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 评判—— 孙子说的8844.43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____高度,而爷爷说的4000米是指珠穆朗玛峰与山脚的_____高度。 小结: 地形图上的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面做剖线,高低陡缓特直观。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多条等高线重叠。 两种相邻颜色的分界线就是等高线 第五关: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0 海拔(米) 1000 200 500 高原 平原 丘陵 山地 面平边陡 低而平 低而缓 高而陡 图解五种地形 盆地:中低周高 你所发现的是: 快乐驿站 平原 平原 平原 盆地 盆地 盆地 盆地 高原 高原 高原 高原 山地 山地 山地 山地 丘陵 丘陵 找找图中的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过关斩将(5) 现在,我们已经“过五关,斩五将”,还有最后一将:绘制地形剖面图 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 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称为 。 2.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 地方,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3判断: 山脊 山谷 陡崖 山顶 鞍部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 (颜色)表示。 5.最能直观反映地面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绿色 * * * * * 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 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 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等。 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 地形类型。 我量的甲山高1000米 海平面 我量的丁山也是高1000米 ??? 第一关:地面高度的测量 甲地的海拔高度 乙地的海拔高度 甲相对与乙的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甲山的海拔为 米, 丁山的海拔为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1500 1000 1500-1000=500 海平面 过关斩将(1) 海拔 相对 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 绘制到平面的地图上呢? 第二关: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的绘制: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过关斩将(2) 1、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2、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 米。 100 N M 3、如果M和N都在等高线上,M与N的 相对高度是 米。 300-100=200 400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你替两人安排一下各自的登山路线, 并且说说原因。 甲 乙 第三关:等高线地形图之坡度陡缓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过关斩将(3) 甲 乙 甲乙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 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两个相邻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晶格及其平移对称性摘要.ppt
- 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与控制讲述.ppt
- 1.3L汽油发动机车发协调问题及解决方案-20160810摘要.ppt
- 1.3L汽油发动机气缸盖概念评审-20160808摘要.ppt
- 1.3.4高一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摘要.ppt
- 2010建筑业10项新技术_机电安装版详解.ppt
- 1.2色彩基础理论摘要.ppt
- 2010届中考化学二轮专题二开放题型精题分类解读详解.doc
- 1.3《地球的运动》课件摘要.ppt
- 1.3计算机发展历史摘要.ppt
- 【语文】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湖北省宜荆荆恩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4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1-2025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规程_可搜索.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