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程序.doc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15—16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 二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这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 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 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 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 2.《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清政府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等的藩属制度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3.“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应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 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B.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5.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6.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中国丝、茶大量出口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起步 C. 1912—1919年新建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20世纪30年代初,国产纯碱出口国外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初见成效 7.在1858-1859年两年中,马克思接连指出:“在以小农经济和家 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前中国经济制度下,谈不上什么大宗进口外国货。”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通商口岸比较少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D.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8.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与诱导 C.私人资本的投入在逐步加大 D.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9.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对华输出中国市场的商品50年代逐渐下降 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10.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 A.矿山开采业 B.机器制造业 C.航运业 D.面粉业 11.鸦片战争后时人写道:“东南各省所植甘蔗获利颇丰。自通商以来,洋舶所带洋糖,色泽莹白,人咸爱之。旧日之糖,销路日微,销数日绌,糖商折阅,无可挽回。”对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为准确的解读是(?? ) A.外国商品凭借质量和成本优势在中国市场进行倾销 B.旧式手工生产方式在时代潮流演变中的退缩与无奈 C.机器大生产淘汰传统手工业虽是无情但显历史进步 D.欧风美雨浸润之下中国传统手工业逐渐在进行转型 12.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13.1934年后,中国经济危机逐渐严重,上海商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行统制工业政策的要求。自1935年至1937年,南京政府及其官员加强了参加商业、工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