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林州市農业用水的历史演变及现状问题分析
河南省林州市农业用水的历史演变及现状问题分析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工业、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问题关系到我国粮食的安全问题,华北地区是我国的农业种植广泛区,研究农业该区农业用水的历史变化,能过更好的认识农业用水现状,保障农业的发展。以及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缺水区林州市的研究探讨农业用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用水 林州市 水资源 缺水 水利工程 灌溉 红旗渠农业问题 地下水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经113°37′—114°04′,北纬35°41′—36°22′。人口100多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因受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构成了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林州市总土地面积为3088102.1亩,耕地2003年、2004年分别为873922.2亩、873938.3亩,农业用地分别为1814797.7亩、1814385.1亩,占总土地的59%。农业在林州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而水资源短缺是影响该市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是通过研究林州农业用水的历史演变来探讨现如今林州水资源的现状与解决方法。
一 靠天吃饭时期
林州山高沟深,气候复杂,降水分布极不均匀,过去有民谣曰“大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七、八月份的降水占60-70%,春秋冬三季降水量只占30-40%。区内有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淇河和淅河五条季节性河流,多数平时是干涸断流,缺水造成林州十年九旱。由于没有水,解放前林州有98.5万亩耕地中,仅有12400亩水浇地。“靠天收”的贫瘠耕地遇到干旱不是播不上种子,就是田苗被旱枯死,造成颗粒不收的严重减产。因此在一些贫瘠的山区,很少中小麦,秋季只不过只中些谷子、豆子、马铃薯等。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劣,粮食产量微薄,麦子每亩仅有三十公斤左右的收成,秋粮也不过仅50公斤。广大群众生活十分苦寒, “终年过着“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的贫困生活。过去有这样一首民谣:“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的粮食不收,雨少旱的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据林州志记载,历史上有次林州大旱,曾出现人吃人的残忍景象。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视水如命,盼水想水心切,许多村名冠以水为佳,诸如张家井、李家池、龙送水等等,孩子也带上水字,如水旺、水生、来水等。
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林州是个缺水严重的地方,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林州农业的发展,虽然有几条季节性河流,可是却是起不了大的作用,农业基本上是得不到灌溉,只能是靠天吃饭。
二 依靠修建水里工程,增加农业灌溉
解放后,深受水困扰的林州人民认识到水已经严重影响了到林州的经济,人民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州开始了大修水利设施的热潮。1951年,城关区政府领导群众扩建了始建于元代的桃园渠,解决了桃园、胡家庄、李庄等群众及县城居民的吃水外,可以灌溉耕地5000余亩。中共河间区委修建了建设渠,灌田2000余亩。1952年姚村区委修建了民渠,可灌溉耕地10000亩。在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之后,虽然解决了部分林州农业用水问题,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州的农业用水问题,甚至是吃水问题。在修建了这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后,林州人认识到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措施才能解决林州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过随即而来的是,干旱时河流断水,井塘干涸,水库底见天,已经建成的一些列水渠无水源可引。为了彻底解决用水问题,林州人民开始了新的探索--寻找新的水源。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县 (今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 总干渠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引水,沿浊漳河右岸,经山西省石城镇和王家庄乡的崔家庄、石城、青草洼、老神郊、克昌、豆口、东庄、苇水、白杨坡、王家庄、马塔等村,到牛岭北坪沟的南平村入林县境;由河口到卢家拐村西穿越青年洞,经木家庄、盘阳等村蜿蜒向南,沿露水河左岸,过赵所、阳耳庄、棘针岭、杓铺、石贯、石界等村,在白家庄村西以空心坝穿越浊河,过南谷洞十孔渡槽横跨露水河,转向右岸北行,经尖庄村到回山角折向东南,经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等村至分水岭,全长70.6公里。下分为一、二、三干渠。第一干渠自分水岭沿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