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方案2015、2016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痹病诊疗方案 2015—2016年 目录 2015年…………………………………………………3 诊断……………………………………………3 治疗……………………………………………3 难点及解决措施………………………………5 中医药特色……………………………………5 分析评估………………………………………6 疗效评价………………………………………6 2016年…………………………………………………8 诊断……………………………………………8 治疗……………………………………………8 难点及解决措施………………………………11 中医药特色……………………………………11 分析评估………………………………………12 疗效评价………………………………………12 项痹病诊疗方案2015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侯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疗法 1.体针 (1)风寒痹阻证 治则: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取穴: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秉风、曲池、外关、列缺、合谷 (2)血瘀气滞证 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取穴:颈椎夹脊穴、大椎、肩井、秉风、手三里、外关、列缺、合谷、三阴交 (3)痰湿阻络证 治则: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取穴: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太阳、内关、中脘、丰隆、头维、阴陵泉 (4)肝肾不足证 治则: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取穴:颈椎夹脊穴、大椎、肝俞、肾俞、风池、头维、听会、耳门、内关、三阴交 (5)气血亏虚证 治则: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取穴:颈椎夹脊穴、大椎、阴陵泉、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内关、合谷、风池 2.灸法 选取大椎、肩髃、曲池、手三里、曲泽、合谷等穴位,采用艾盒灸、艾条灸、温针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二)物理治疗 可选用红外线照射、蜡疗、电脑中频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等。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蔓荆子等。 2.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等。 3.痰湿阻络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半夏、甘草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先煎)等。 5.气血亏虚证 治法: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 (四)其他外治法 敷贴、膏摩等。 (五)手法 1.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2)通调督脉法;(3)间歇拔伸法;(4)牵引揉捻法;(5)拔伸推按法。 2.整复类手法 (1)旋提手法;(2)定位旋转扳法;(3)旋转法;(4)其他颈椎微调手法。 (六)牵引疗法 (七)运动疗法 颈椎功能训练: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例如“仙鹤点水”、“背伸运动”等。 (八)其他疗法 中药熏蒸: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适度时再用药水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九)护理 1.急性期的护理:急性期的病人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 (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