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规范
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规范
请下载dwg格式CAD图片包
前 言
本规范为公司新编制企业规范。是根据公司的生产实际经验并参照有关船厂企业规范编制而成。
本规范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代替G16-SWS001《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G16-SWS001《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同时作废。
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设计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杨宝文
标检:徐玉珍
审核:孙嘉钧
本规范由总工程师 南大庆 批准。
?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埋弧自动焊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和过程及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厚度为(6~32)mm的船体结构纲A、B、D、E级和高强度钢AH32、AH36、DH32、DH36、EH32、EH36级所构成的各类船体结构及工业性钢结构的埋弧自动焊。
2
CB/T3190-1997 船体结构焊接坡口型式尺寸
Q/SWS42-010-2003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
3 焊接前准备
3.1 焊接材料
3.1.1 所选择的焊接材料应具有相应的船检合格证书。
3.1.2 焊剂的烘焙及使用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3.1.3 一般船体结构钢A、B、D、E级选用焊丝牌号H08A,US43,焊剂SH431或PFH-45,适用于全船拼板及中、大合拢的船体接缝焊接。
3.1.4 AH32、AH36、DH32、DH36、EH32、EH36选用焊丝牌号H10Mn2G、US-43、CHW-S3(H10Mn2),焊剂:SH331、PFH-60A、CHF101,适用船体高强度部位。
3.2
各种板厚应根据CB/T3190-1997《船体结构焊接坡口型式尺寸》所规定的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进行加工。
1 坡口加工精度
目 允许极限 备 注
不直度(mm) 0.5 ±1.0 留 根
a (mm)
θ ±2° ±3° 斜面长度
L(mm) 0.5t ±1.0t 4 人员
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考试合格,经有关船级社认可,发给合格证书的自动焊工,持证上岗。
5 工艺要求和过程
5.1 对于平对接开坡口或不开坡口的接缝,在30mm内用砂轮打磨清除铁锈、污泥、油污等,见图1。
5.2 0~1)mm,横向断面不允许有倒斜势。
5.3 3.2~φ4)mm。定位焊高度,不开坡口的对接焊缝,焊缝高度不应超过3mm。开坡口的对接缝,不应超过坡口高度的1/2。定位焊长度一般强度钢约(30~40)mm,高强度钢约(50~60)mm,并不允许有气孔、夹渣、裂缝、焊穿等缺陷。
5.4 150×150)mm,高强度钢的引、熄弧板尺寸为(200×200)mm,引熄弧板的材质、厚度与焊件相同,或大于焊件(1~2)mm。
5.5 6%,对重要构件的焊接必须专线供电,保证焊接规范稳定。
5.6
5.7 自动焊时应在引、熄弧板上进行引弧、熄弧。如在焊接过程中,遇到中间熄弧、焊穿等,必须在弧坑100mm处刨去缺陷,用手焊或CO220mm处引弧。
5.8 25~45)mm。
5.9 200~250)℃,烧结型焊剂焙烘温度(350~400)℃,焊接时焊剂覆盖不宜过高、过宽,过多或过少,会影响焊缝成形。当天使用后剩余的焊丝、焊剂要及时返回仓库保管,防止生锈和受潮。
5.10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5℃,施焊一般强度钢D、E级,或温度低于0℃焊接高强度钢时,均需要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0~100)℃左右。
5.11多层埋弧焊时,每层焊缝的熔渣必须清除干净,每层焊道的起始端应相互错开(30~50)mm,保证焊道熔透及有合理的形状,防止焊缝产生偏析等缺陷。
5.12 A规定。
6
6.1 焊接结束后,应在工位上检查焊缝正反面质量,如:表面粗糙、咬口、气孔、未熔合、满溢、宽度、高度不足、成形不良等缺陷,用气刨刨清缺陷后,方可进行修补,并用砂轮打磨光顺。
6.2 焊缝内部质量检查,按技术要求进行X光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验。
6.3 Q/SWS42-010-2003《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要求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焊接规范参数
A.1焊接规范参数按表A.1
A.1 焊接规范参数
(mm) 焊缝型式 焊道号 焊丝直径(mm) 焊 接 规 范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m/n) 6
1 φ4 500~550 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