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绿地规划复习描述.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 ※ 田园城市构思(The Garden City) 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 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 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 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 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图) ※ 雅典宪章(1933年) 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 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 ※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 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1、历史轨迹 古典园林的萌芽——囿 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 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图)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多图) 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壮丽精巧、私家园林——简朴淡雅、寺庙园林——天然幽致 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效法自然的布局、诗情画意的构思、园中有园的手法、建筑为主的主景、因地制宜的处理 四、国外的园林历史发展与特色 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 日本庭园(图:枯山水) 西亚园林的特色(图: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 院落式的布局、设有中庭、整形的人工水池和喷泉、各种植物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特色(图:埃斯特别墅) 恰当地运用地形辟出台地、整齐地格局和建筑设计的原则、结合地形组织多种理水形式、模样绿丛植坛、运用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运用大小比例的不同引起对规则布局感的消失 法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及特色(图:凡尔赛宫) 勒诺特:在丛林中辟出风景线、运用原野上自然的水体形式 构图中心的雕塑喷泉、乡土树种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色 西方近代园林的发展(图:法国拉· 维莱特公园) 第一章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效益                             第一节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一、保护城市环境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 CO2:落叶乔木——合欢、泡桐、紫叶李、西府海棠、刺槐、柿树; 落叶灌木——紫薇、丰花月季、碧桃、紫荆; 藤本植物——凌霄;草本植物——白三叶; SO2:臭椿、夹竹桃、海棠、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馒头柳、银杏;附图)、吸滞烟灰和粉尘 减少含菌量 健康作用:负离子、芳香油;放松神经 改善城市气候:降低气温、调节湿度、调控气流 降低城市噪声 二、减灾防灾: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战备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生活空间, 与城市道路、河流、城墙等人工元素相结合的带状绿地形成一条条绿色的走廊,保证了动物迁徙通道的畅通,提供了基因交换、营养交换所必要的空间条件。 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生物分异程度。主要通过城市绿地系统所容纳的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得以体现。 第二节 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 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 必要性活动 日常户外活动 自发性活动 (图:户外活动与物质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性活动 环境载体:公园、街头小游园、林荫道、广场、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院落绿地等城市绿地 二、观光及旅游 三、修养基地 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特殊的地理及气候等自然条件 四、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图:湿地公园) 第三节 美化功能 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 二、美化市容 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节 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发展简介 (一)“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年) 特征:由以单个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