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概要
仰韶文化,以1922年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7000到5000年。
马家窑文化,以最早发现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距今4500年左右。前后延续约1800年,晚年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河姆渡文化,以浙江余姚河姆渡为中心,分布在浙东一带,距今7000---6000年。
P32 从“禅让”制到世袭传子制,标志着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进入“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
盘庚迁殷 商朝历史的重要政治事件,它扭转了商中期一度出现的“九世之乱”所带来的混乱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自此以后,“更不徙都”,为商朝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使商朝奴隶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可以说,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此后,商朝又称殷朝。
P45 (汤刑、圜土)商朝没有成文法,但有残酷的刑法,称之为“汤刑”。那时候,墨(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剕(断足)、宫(男子阉割生殖器,妇女幽闭)、大辟(死刑)五刑具备。商纣王时刑罚名目繁多。商朝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监狱,当时把监狱叫做“羑you里”又称“圜土”。卜辞有圉宇,字形作戴梏坐牢状。商朝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P53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 文王死后,其子发继位,是为武王。武王即位第二年,会盟诸侯,观兵于孟津。当时灭商条件尚不成熟。等到商朝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且商纣王又派兵东征,做成后方空虚。武王及臣僚们看时机成熟便联合各路诸侯等盟军,率领兵车300乘,虎贲(禁卫部队)300人,士卒4.5万人,双方会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北),因“前徒倒戈”,使商纣王大败,最后商纣王登鹿台自焚而死,商遂亡。周武王建国,史称西周,迁都于镐(今陕西西安)。 武王灭商是顺应历史潮流、得人心的一场正义战争,是一个新兴奴隶主集团代替另一个腐朽没落的奴隶主集团的斗争。为更好稳定刚打回来的局势,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及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来帮忙统治,称之为“三监”。灭商后第二年武王病死。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弟周公旦摄政称王。“摄政”之事,引起发对派的流言蜚语,管叔带头煽动,说周公有不利成王的行为,遂发动叛乱,史称“管蔡以武庚叛”。周公派兵镇压,先杀管叔,后放逐了蔡叔,此时,武庚又乘机一东夷各族一起反叛,周公东征,经过三年激战,取得了辉煌战果。平定了一奄地为首的东夷各族的叛乱。
P62 “井田制和国、野分治”井田制的历史渊源较早,夏商以来就实行了这种田制,西周的井田制发展最为完备。从形式上,井田类似棋盘状的方块田,分界是通过田间小道和田间水道来划分的。
P74 文字和教育(汉字发展、甲骨文、金文)
汉字发展 汉字的起源是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演变发展而来。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不算是文字的范畴,直至到后来的甲骨文才是文字范畴的陶文。
甲骨文 殷朝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卜辞,它是汉字的前身。
金文 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青铜铭文,又称钟鼎文。
四书五经、六经、
P105 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前4点(小题目)
1、废除井田制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4、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5、“燔烧诗书,明法令”6、设什伍连坐法
7、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P117 合纵连横 由于各国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七国中不论强国或弱国都在寻找自己的盟友,以保存自己壮大自己,乃兼并他国,于是在外交上和军事上就产生了合纵连横,“合纵”即合众弱以功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
P126~133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对比他们各自主张的不同)
老子 名聃,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反映了老子思想,又名《道德经》“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他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氏族公社状态。老子思想的最宝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辩证法。
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陬邑人《论语》是孔子的门徒记载老师的言行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基本资料。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墨家 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提出了“兼爱”、“非攻”、“尚同”等思想,其中“兼爱”是他的政治思想核心。
儒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 名轲,鲁邹邑人,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孔子的“仁”,发展成为“王道”、“仁政”学说,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等,并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本性是善良。
荀子 名况,赵国人,又称荀卿。“勘天”思想是荀子学说的最宝贵之处。他认为天是自然的天,万物都是由物质的“气”构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结果。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主张“隆礼”,强调用礼义教化来维护“贵贱有等”的封建等级制,因为他主张人性恶,所以他把礼和法统一起来。
道家 战国时期道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