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词三首(二)》ppt课件.pptVIP

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词三首(二)》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词三首(二)》ppt课件.ppt

主旨归纳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首词通过对月夜江上雄奇景象的描绘,借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念,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事业的向往,抒发了自己空有才华、抱负却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幽愤心情。 《六州歌头》 这首词通过对国土沦丧,金人张狂、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述说,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无限愤恨的心情。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坚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对南宋最高统治集团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愤恨与不满,以及为对金用兵而不作充分准备、企图侥幸取胜的草率行动而深怀忧虑。 在赤壁之战中,涌现了众多英雄,为何词人独衷情于周瑜? 提示 此时苏轼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及西夏军事政权对北宋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目睹边疆危机和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而且,周瑜年轻有为,雄姿英发;而此时自己“早生华发”,不由得让词人对周瑜仰慕不已! 重点突破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艺术和特色? 提示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离愁别绪,而是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声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怀融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豪放词的特点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 考点链接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崧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 上阕中“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描写了什么情景,试作分析。 提示 这几句写敌占区的情景。“洙泗”三句为一层,写昔日的文化之邦、弦歌之地,也充溢着膻腥的气味;“隔水”之句为二层,写中原沃土,如今的“毡乡”,耕田荒芜,变成了放牧牛羊的场所;“看名王”四句为三层,写敌军的“宵猎”,兵盛马壮。这些描写旨在说明敌兵势力强大,南宋国势衰败,中原人民惨遭涂炭,国家前途令人焦虑。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金人)经济落后的状况,说明他们的入侵,已经导致中原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倒退。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提示 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恰当用典能增加诗文的思想容量。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吴历》中曹操称赞孙权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之子若豚犬耳”。 作用:表现词人怀念英雄、收复失地的理想,同时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一隅、不图收复失地的讽刺。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用:感慨人世沧桑、盛衰变化。 (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刘裕出兵攻灭南燕,夺得淮北河南大片土地。义熙十二年(416),再次统率晋兵北进,次年灭掉后秦。 作用:出身寒微之人也可大有作为,表示北伐的坚定决心。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文帝在元嘉二十七年(450),草率出师,派王玄谟北伐,围滑台而败,北魏乘机大举南侵。 作用:借古鉴今,讽劝不可草率出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

文档评论(0)

sopwl8154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