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散文创作(陈峰)描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宗元的散文创作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他是一个世家大族出身,曾伯祖柳奭做过宰相,父亲柳镇做过御史。 作品有:《永州八记》、《小石潭记》、《黔之驴》、《捕蛇者说》、《童区寄传》、《封建论》等。   柳宗元和韩愈一样,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也可以说是领袖人物,在理论上他没有韩愈那么系统,但它的作品富于创造性,显示了古文运动的光辉业绩,所以他是韩愈在文坛上的战友。 生平:   柳宗元21岁成进士,算是比较早的。贞元十九年,做了监察御史,唐顺宗即位后,他担任礼部员外郎。这时王叔文当政,力图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所革新,实行了一些进步措施,如罢宫市,免进奉,释放宫廷教坊女乐,惩办贪官污吏,夺回宦官的兵权等等,历史称之为永贞革新。而柳宗元是王叔文集团的骨干,然而这批年轻人执政只有一百四十多天,就遭到了以宦官 潘镇为代表的豪族地主集团的猛烈反击而惨败,是短命的一次革新,此后,王叔文、柳宗元这帮人长期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就是湖南零陵,现在也叫永州)。司马名义上是刺史的副手,实际是没有权的,这个地方当时很偏僻,柳在这里生活了十年,心情十分抑郁。十年后,又改任柳州刺史(现在的广西柳州),这个地方现在是工业重镇,那时候比柳州还落后,虽然官职升了一点,实际上柳宗元还是心境不痛快,他到哪儿以后,做了很多好事,改变习俗,如当地借钱以子女典当,到期还不了钱子女就变成奴隶,他就把它废除,使得上千人免除了奴隶身份,当地群众很爱戴他,他在那里做了四年官,死在那里,只有47岁,后人因为他在柳州做了官,也称他为“柳柳州”。柳宗元在现在的柳州很受推崇,当地有个公园叫柳侯公园,很多地方都和柳宗元有联系,很多景点都以柳宗元来命名。 壹 贰 叁 肆 伍 柳宗元对 中国散文 史的贡献 陆 山 水 游 记 寓 言 故 事 传 记 文 议 论 文   历 史 评 论 尺 牍 文 章 一、山 水 游 记方面: 我国山水散文萌芽于两晋,产生于南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山水散文的集大成之作,这本书结构体制宏大,以散驭骈,是南北朝文学的优秀代表。南朝鲍照、吴均、陶宏景等人也写过山水散文,是用书信的形式,用骈文为主的笔法模山范水,技巧很高,但篇幅不多,影响没有《水经注》大。 柳宗元继承了《水经注》的散文传统,使得山水游记这种体裁在文坛上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水经注》所记的名山大川前人已经有了记录和描写,而柳宗元所写的永州和柳州山水,当时是穷乡僻壤,不为人知,柳宗元是第一次发现,将这些山水用游记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可以说他是发现者,这是他的贡献。 著名的作品后人称《永州八记》,实际是九记九篇,是山水散文的代表作。这些文章文笔清新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在描写自然之乐中常常感慨自己的不幸,借以得到某种精神安慰,曲折地表现了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抗议,处处使人感到一个被迫害的知识分子的哀伤和苦闷,如《钴鉧潭记》,写一个水潭,他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钴鉧潭的位置、形状,潭水的来源和流动的姿势,以及悬泉的声音,周围的景物等等,并借叙述自己买的这块地方很便宜,当时的心情反映了“官租私券”对人民的严重剥削,和他在贬谪生活中不能忘怀故土的心情,写景抒情化为一体。 还有篇文章《愚溪诗序》则用曲笔把那些“名莫能定”的偏僻山水分别命名为愚,“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岛”,为什么都用愚蠢的愚来命名呢?他说我在有道的时代,“而违于理,悖于事”不能顺应时代,讲愚蠢的话谁也比不上我,我是最愚蠢的,而这些山水因为我的原因也都变成愚蠢者,这样的话当然是正话反说,说自己遭迫害,受贬逐,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大愚人,愚蠢之人,因此处于偏僻地区的山水随美而不被欣赏也就成为愚,这不是为自己鸣不平嘛? 《钴鉧潭西小丘记》把一个平常的小丘写得格外生动,说那石头像牛马马饮于溪,像熊登于山,一个个无知的顽石,经过他这一写,都跃然纸上,写景同时又借小丘被抛弃感慨自己的遭遇,而对小丘被发现则表示安慰,寄托自己的苦闷。 《小石潭记》写水最出色,他写水,全石以为底,整个潭底是块大石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段话很受后人称赞。文章写水声,写山势,写草木,写岩石都是逼真入微,特别是写鱼在镜子一样的清水中游动,被日光照射,为影石辉映,神态活泼可爱,境界清丽可羡,动静结合,虚实相衬,情景交融,所以受到千古称誉,其中有的学了《水经注》笔法,如“皆若空游无所依”,也融入了《庄子·秋水》篇的“似与游者相乐”,庄子和惠子的鱼乐之辩在这里也被吸收了。还可以看出吴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