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度弯道中丁坝附近的冲刷和水流场摘要:丁坝是河道整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能使流场、泥沙运输、河床地形产生迅速的变化。弯曲河道中的水流机制和泥沙运动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当在弯道设丁坝时会更加复杂。大多数关于丁坝周围的水流特性和冲刷的研究都是在顺直河道中进行的。这篇文章展示了在90度弯曲河道中丁坝周围的流场和冲刷的实验结果。河床是由粒径统一的泥沙构成的,实验对在不同流量下弯道中的丁坝在不同位置和不同长度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丁坝附近的三维流场,结果表明最大冲刷深度与弗劳德数、丁坝在弯道的位置和丁坝的长度有关。关键词:丁坝 冲刷 90度弯道 河床变形 动床 流动形态1 引言不同的研究者对弯道的冲刷进行了广泛的研究。Rozovskii研究了动床弯道的水流特性和边界剪切力分布。关于弯道冲刷的一项早期研究的是Shukry在一个矩形槽中的90度和180度弯道中进行了水深和宽度比值、水流宽度值和弯道的半径都不同的实验。Yen在弯道中进行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平衡河床结构和水流特性。最近Ghodsian and Mousavi把 弯曲河道的最大冲刷深度和密度弗劳德数、相对弯曲半径和相应的水深联系在了一起。Ikeda (1975), Zimmerman and Kennedy(1978), Odgard (1981 and 1984), Komura (1986) and Blanckaert (2002)等,这些人对弯道中横向河床坡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丁坝的建立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使水流从岸边向河中扩宽,还经常被用来增加水深、保护河岸和防洪计划。弯曲河道的凹岸经常被冲刷。因此河道会发生横向移动。在弯曲河道中丁坝很可能用来控制河岸冲刷和横向移动。在设计丁坝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预测水流产生的河床冲刷深度。冲刷深度的评估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兴趣,目前已经有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集中于顺直河道中丁坝的冲刷,比如Ahmad (1951; 1953), Garde et al. (1961), Gill (1972), Richardson et al. (1975), Rajaratnam and Nwachukwu (1983a), Lim and Tong (1991), Shields et al. (1995), Kuhnel et al. (1999) and Kothyari and Ranga Raju (2001).当把丁坝布置在弯曲河道的凹岸冲刷过程就会变得很复杂。文献综述表明尽管弯曲河道中的丁坝很重要但还是只有很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这种类型的丁坝冲刷上。根据作者的知识,关于弯曲河道丁坝附近的冲刷可用的研究还是那些Ahmed (1953), Mesbahi (1992), Przedwojski et al.(1995), Soliman et al. (1997), Ghodsian and Mosavi (2004), Giri and Shimizu (2004) and Giri et al等人的研究。有趣的是目前还没有能够用来预测弯曲河道丁坝附近的冲刷尺度的方法 。更有甚者,弯曲河道中丁坝附近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被考虑。很显然关于弯曲河道中丁坝附近的冲刷和水流特性的知识很缺乏。确信的是关于丁坝附近的冲刷现象的更好的理解还依赖于水流特性的学习。但至今关于水流特性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定床顺直河道中进行的。例如,Rajaratnam 和Nwachukwu 研究了丁坝附近的水流特性,Barbhuiya 和Dey (2003) 研究了顺直河道中支座附近的冲刷坑的水流场。这篇文章展现了在清水和稳流条件下的90度弯曲河道中不同断面的丁坝附近的河床冲刷和三维水流特性的实验结果。2 尺寸分析弯道中丁坝附近的冲刷尺寸取决于河道的几何尺寸(河道宽度,河道半径和河床坡度),丁坝的特性(长度,形状,与河岸的角度,弯道中的位置),水流条件(水深,流速),泥沙的性质(比重,粒径,摩擦角)和流体的参数(密度和粘性)。因此最大冲刷深度可以写成下式 (1)式中:B—河道宽度; R—弯曲半径; —河床宽度; L—丁坝长度; —丁坝形状; —丁坝与河岸的角度; —丁坝在弯道中的位置;—水流深度; U—水流速度; —泥沙的密度; —中值粒径; —泥沙的摩擦角; —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粘性系数; g—重力加速度;使用无量纲分析, (1)可以写成: (2)式中Fr表示弗劳德数,Re表示雷诺数。上面的方程经过简化和消去常数参数。可以写成: (3) 3 实验实验是在Tarbiat Modares大学的水利实验室进行的。主河道包含7.1m长的上游和5.2m长的下游。90度的弯道是在两个直道之间。河道的断面是0.6m宽,0.7m长的矩形,中心线的弯曲半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