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清明节扫墓活动上的讲话2016年清明节资料.docVIP

老师在清明节扫墓活动上的讲话2016年清明节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师在清明节扫墓活动上的讲话2016年清明节资料.doc

[关注]老师在清明节扫墓活动上的讲话2016年清明节资料 同学们: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我们今天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胜利公园,清扫烈士陵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我们的哀思,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那么下面我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清明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植树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既是踏青春游,更重要的是祭扫陵墓,缅怀先烈,让我们能够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完成他们的未竞事业。下面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沅陵剿匪的情况。 沅陵地域广袤,为全省之最,相当于10个XX县,或5个XX县,民性淳朴,文化较为落后。境内土匪由来已久,自公元前202年置县以来,历朝历代,连绵不绝。古代称土匪为“山贼”、“草寇”、“强盗”、“抢犯”、“棒棒队”等。他们昼伏夜出,伏击过路商客,干些“剪径”勾当。民谣说道:“不为匪,则不起家。”以匪起家之后,势力日壮,危害亦大,官府无力惩办,只好招安。土匪头目摇身一变,成为地方官员,骑在人民头上,鱼肉百姓。人民称他们为“官匪一家”。 宝字界南麓的火场乡,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在深山幽谷中,隐藏着无数的奇特溶洞。高山脚下,一块三角形的平原窝子,形如盆底,窝子里面,共有三个村寨,叫大房头、二房头、三房头,村民大多姓符。巨匪符生安就出生在这里。 符生安的父亲叫符开田,母亲黄氏,有姐弟四人。符生安为老二,符生权为老三,他们兄弟为匪作乱时期,称之为“安安三”。符氏兄弟从小就染成横蛮恶习,长大后,更是放荡不羁,不受节制,不服管束。 1942年,符生安当兵回乡,与弟合伙为匪,在火场、筒车坪、军大坪、枫香坪、白田、明溪口、深溪口、大合坪、七甲溪、洞溪等地和大庸县沅古坪、谢家垭等地,“吊羊捉肥”(捉人后,通知家属拿钱赎人)、杀人放火,扩充势力。同年冬,“安安三”由火场拖队至大庸三阳溪,捉拿杀父仇人符喜生,夺得步枪二支,把符喜生绑至父亲坟前,陈列三牲祭品,兄弟二人将符喜生的肉,从脸上、膊子上,一块块割下来摆在坟前,又取血一碗祭祀亡灵。然后兄弟二人,你刺一小刀,我刺一小刀,符喜生惨叫不绝,他二人大笑不止,将肺、肝割下,最后将心脏掏出,血淋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