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争应诉举证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劳动争应诉举证技巧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用人单位应对劳动争议 如何收集证据 主要内容 一、用人单位对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二、用人单位对告知义务和入职审查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订立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四、用人单位对支付劳动报酬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五、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主要内容 六、用人单位对解雇有严重过错员工的举证技巧和方法 七、 用人单位预告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技巧 八、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和保存方面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九、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管理文书送达的举证技巧 据统计,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结案的情况来看,90%以上的几率是以用人单位败诉而告终。败诉的原因,当然主要是实体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确存在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实;但是,许多案件用人单位在事实方面并不存在问题,可是在仲裁和诉讼中也败诉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败就败在不能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单位没有违法的行为或者行为轻微。 据雨花区近年来发生的劳动争议来看,一个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方面提出的仲裁和诉讼请求的费用,多的几十万元,少的几千元。如果用人单位注意举证的技巧和方法,完全有可能做到降低支付的数额,甚至可以做到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不支持申请人和原告的请求。 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采取“谁主张谁举证”与“谁作为谁举证”,“谁存证谁举证”相结合的原则来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在这方面作出了倾向于劳动者的规定,对于保护劳动争议案中弱势群体的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用人单位对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一)劳动规章制度对员工具有约束效力成立的条件 (二)用人单位在制定和公示劳动规章制度时常见的问题 1、未经平等协商程序确定。 2、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未履行公示和告知程序。 (三)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法律风险 (四)劳动规章制度举证的技巧和方法 1、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和修改应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并保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的相关书面证据。 2、严格履行“公示程序”,在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时选择易于举证的公示或告知方式,并保留已公示或告知的书面证据。 3、对于已经存在的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从内容和程序两个方面加以补正。 规章制度公示与告知的方法与技巧: (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 (2)内部培训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 (3)劳动合同约定法; (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保留试卷); (5)传阅法(保留员工签名); (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保存有员工签名的登记表); (7)意见征询法(保留员工意见的签名和书面资料)。 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 (1)网站公布; (2)电子邮件告知; (3)公告栏,宣传栏张贴。 从举证角度考虑,不推荐网站公布法、电子邮件 通知法、公告栏张贴法,因为这三种公示方式都不易于举证。 ?二、用人单位对告知义务和入职审查的举证责任和技巧 (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告知的义务和入职审查的权利 1、对本单位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具有告知义务 2、对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具有知情和审查的权利。 (二)用人单位在告知义务和入职审查问题上的法律风险 1、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而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认定为欺诈,因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未严格进行入职审查的法律风险。 最直接的法律风险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进行入职审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