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宮廷筵宴礼制及其特点
清朝宫廷筵宴礼制及其特点
陈春萍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筵宴礼仪,既保留了满民族饮食文化特点,又融入了几千年的封建宫廷筵宴礼仪制度,形成了独有的清朝皇家饮食文化。清朝宫廷筵宴无论是种类还是次数都远远超过历朝历代,其筵宴名目繁多、仪式繁缛,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是清朝封建帝王政治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清朝满族的封建统治,也是清朝维护和致力于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统一所借助的一个重要而又奏效的手段和方式。研究清朝宫廷筵宴对了解满族宫廷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清朝宫廷筵宴礼制的形成
清朝宫廷筵宴制度最早始于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在康乾时期达到鼎盛。努尔哈赤通过多年征服,建立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女真族,并于1616年建立“后金国”政权。努尔哈赤在频繁的征战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吃”是战争中最大的问题也是对征战官兵最高的礼遇,为此,每有战果努尔哈赤都要举行犒赏宴、庆功宴来犒劳官兵。此时的后金政权,经济资源也常面临短缺状况,但是努尔哈赤宁肯限制自家饮食,对前来投诚之部落,也要大举盛宴招待外使、来宾。虽然此时,后金政权举行的筵宴较为粗糙和古朴——以兽肉、家禽、家畜为主,而且等级制也不很明显——围圈聚坐炕上,传杯共饮、大碗盛肉、操刀自食 ,没有官序、座位,但已具备宫中筵宴制度雏形,并且已经带有笼络官兵、臣属的某种政治功能,成为满族宫廷一切吉庆活动最直观的表现。
清朝宫廷筵宴制度真正形成时期是在皇太极时期。1636年,皇太极即位后,改“后金”为“大清”,改“女真”族为“满洲”简称满族,此后,封建制国家各项制度逐渐建立和健全,宫廷筵宴制度也随之渐趋完备。1636年正月,皇太极在祭天典礼即位之后,举行了盛大的宫廷筵宴。这次筵宴,皇太极一改后金时期聚众围坐的筵宴方式,独自坐享红漆大宴桌,面南坐北,其他八旗王、贝勒、公等,按照各自旗色,依序分列两厢,同时另设数十张宴桌为蒙古王公、外藩使臣、明朝降官、降将等。筵宴食品种类也较后金时期丰富,除各种山珍、家畜、家禽、野味之外,又添加各式面点、奶制品、水果及酒类等饮品。这次筵宴之后,皇太极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宫廷筵宴礼制:“元旦日望,贝子贝勒公等每旗各进御前、中宫宴席牲酒。大设筵宴于崇政殿,王以下俱排立候进。御宴毕,王以下、都统近前立,各官于原班立,捧爵官捧爵跪送,进酒官跪接,兴,亦上前跪进,各官皆跪。进酒官退原处跪,候上举酒,王以下各官退至原班照翼列坐,次设王以下各官桌,候上进馔,各官与各坐处,一跪一口叩头。宴毕,鸣赞官替行一跪三叩头礼毕,上还宫,王以下各官跪送,候驾过。兴,各退。其升殿、进桌、进酒、进馔、行礼。上还宫时俱作乐。”这一次正月大宴,清朝开始有了严格宫廷筵宴礼仪制度,明显突出封建统治者封建集权意识和封建等级观念。同年五月,皇太极又制定了万寿节、朝贺仪礼、迎送下嫁他部格格礼记婚宴聚宴礼等筵宴礼仪规范以及筵宴乐舞等制度。皇太极时期的宫廷筵宴制度为后来满清宫廷筵宴制度的进一步完备打下了基础。清入关以后,经过近百年的统治,在与汉民族的交融过程中,受汉文化的影响,宫廷筵宴也出现汉席、满席之分。尤其是康乾时期,宫廷筵宴制度已十分完备并达到鼎盛时期。除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宴外,还增添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宫廷筵宴如外藩宴、千叟宴、九老宴、宗室宴、出征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除夕宴等各种佳节宴。这一时期,清朝已形成自己独具特色而又严密规范的宫廷筵宴制度。清朝嘉庆以后,由于清朝统治的衰落,宫廷筵宴制度也随之走向衰落。
二、清朝宫廷筵宴种类
由于满族是个讲究礼仪、颇多风俗的民族,特别是清朝统一中国后,这种民间食风更被统治者加以利用,因此,清朝宫廷筵宴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数目上都要比历朝历代繁多冗杂,概括起来,清朝满族宫廷筵宴大体有如下种类。
万寿宴 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三大节宴之一。筵宴地点一般设在太和殿。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如乾隆四十四年间,国家殷实富足,加之乾隆喜添五世元孙,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遂举行盛大宴席,朝中文武、各地耆老纷纷进京,前来祝寿,寿筵空前盛大。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寿,尽管时值清末国库已十分紧张,而其寿宴奢华之度却令人瞠目结舌。慈禧寿日前月余,万寿筵宴即已开始。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余件。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节令宴 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清朝宫廷节令性宴食深受汉族文化和民间食风的影响。一些民间食俗,特别是节令食俗逐渐在宫中流行并制度化。如上元节食元宵,端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