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检测·课时达标
【基础组】
1.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是( )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
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
D.“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2.(2012·乌鲁木齐高二检测)董仲舒杂糅各家学说创立的新思想中不包含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佛家思想
3.(2012·龙岩高二检测)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该诗颂扬的人物应该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老子
4.(2012·无锡高二检测)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
5.(2012·沈阳高一检测)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6.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是因为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7.(2012·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
①《尚书》 ②《春秋》
③《法经》 ④《道德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用政治统一保证思想统一
B.用阴阳五行思想巩固统一
C.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升组】
10.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后来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 这种统治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11.“明明是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上皇位,就自然而然地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汉武帝
12.(2012·沈阳模拟)《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了( )
A.“天人感应”思想 B.制天命而用之
C.阴阳五行学说 D.封建等级思想
1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修复服务合同.docx VIP
- 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美国玩具安全标准ASTMF963-96a(中文译本).pdf VIP
- 2025年度甘肃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资格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 VIP
- 黄金珠宝首饰品类抖音直播间带货爆量全流程运营培训教程.pptx VIP
- 商务谈判策略与技巧纵览.ppt VIP
- 肉类食品配送服务质量保证方案.docx VIP
- 镍锰酸锂的改性及以砜类为溶剂的高电压电解液研究.pdf VIP
- 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docx VIP
- 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