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摘要
2015届高三历史复习资料(高频考点)
重点1:古代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是社会的转型时期。
①政治: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②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③思想:礼乐制的崩溃,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④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⑤社会:,“士”阶层活跃。
2.封建社会时期:封建文明 ▲古希腊时期:奴隶制文明
①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发展; ①政治:民主政治制度
②经济:小农经济为基础; ②经济:商品经济
③思想: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 ③思想:早期人文主义
④文化:传统科技的成就,文学、汉字、 ④文化:辉煌的文化成就
书法、绘画、戏曲的发展(渐趋平民化,通俗化)。
3.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期,近代文明的前奏,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①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反君主专制的出现;
②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思想:理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文化的专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
④对外:海禁、闭关锁国,西学东渐;
⑤科技: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但没产生近代科技。
重点2: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
2.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春秋时期开始的铁犁牛耕;唐朝发明曲犁,传统犁定型。
3.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为主或自耕农式); 明清时期租佃式占主导。
4.土地制度类型: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 土地私有制为主(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
5.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 土地私有制为主 。
均田制: 前提:政府控制部分土地
内容:国有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不得买卖,死后归还。
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缓和了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6.小农经济出现主要原因、含义、特点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使用,私田大量开垦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经济形态:自己自足②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
③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1949年------1956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
内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特点: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一五计划(1953--1957)★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意义:成就突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我国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目的: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方式①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生产合作社(1953年初级生产合作社;1955年高级合作社)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国家资本主义和赎买(初级国家资本主义→1955年全行业公私合私)
意义: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1956年-----1976年)
1.1956中共八大: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2.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3.1958大跃进运动★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工业上“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农业上”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特点:浮夸风
危害: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4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农业合作社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共产风;
危害: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 .1960年的八字分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指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原因:经济困难(“左”倾错误;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协议)
影响:经济逐渐好转;
6.“文革”十年动乱时期(1966年----1976年)国民经济劫难
十年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10全单元课件摘要.ppt
- 2015安规考试试卷试题1(带答案)摘要.doc
- 2015安徽高考试题语文评分细则及讲评(31张)摘要.ppt
- 2015家长主持摘要.ppt
- 乳腺癌扩大切除2剖析.ppt
- 2015届(2014学年)上海徐汇区高三化学学习能力诊断(一模)试卷(含答案)摘要.doc
- 30张万科内部的施工节点技术详解.doc
- 2015届上初三化学期末复习——选择、填空、实验、计算、简答综合练习摘要.doc
- 2015届《金版教程》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配套阶段示范性金考卷:恒定电流(含解析)摘要.doc
- 2015届《创新设计》大一轮课件:微专题3气候类型及判读摘要.ppt
- 乳腺X线摄影技术剖析.ppt
- 2015家长会流程课件摘要.ppt
- 2015届高中毕业典礼议程摘要.ppt
- 2015届高考地理梯级演练区域地理1.1世界地理概况摘要.doc
- 2015届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名师考点点拨专题讲义16物质观与意识观新人教版摘要.doc
- 2015山东东营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摘要.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效提能训练第一部分方法与技能专题四《等值线图判读技能》摘要.doc
- 2015山东电工复审题库摘要.doc
- 2015届高考终极压轴卷——理综(新课标II)摘要.doc
- 2015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试题-题组演练:1-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摘要.doc
文档评论(0)